-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专题03文言文阅读
(23-24高二下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附中期中)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②,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节选自《论语》)
材料二:
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则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③,而曰管仲。何则?竖刁、易牙、开方三子,彼固乱人国者,顾其用之者,桓公也。顾其使桓公得用三子者,管仲也。
仲之疾也,公问之相。当是时也,吾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鸣呼!仲以为桓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仲与桓公处几年矣,亦知桓公之为人矣乎?桓公声不绝乎耳,色不绝乎目,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相庆矣。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桓公之手足耶?夫齐国不患有三子,而患无仲。有仲,则三子者三匹夫耳。呜呼!仲可谓不知本者矣!因桓公之问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则仲虽死而齐国未为无仲也。
五伯莫盛于桓、文④。文公之才不过桓公,其臣又皆不及仲。文公死,晋袭文公之余威,得为诸侯之盟主者,百有余年。何者?其君虽不肖,而尚有老成人焉。桓公之薨也,一乱涂地,无惑也,彼独恃一管仲,而仲则死矣。
夫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共国之表,故必复有贤者而后可以死。彼管仲者,何以死哉?
(节选自苏洵《管仲论》)
[注]①公子纠:齐桓公之兄长,齐桓公与之争位,最终杀了他。管仲曾是公子纠的家臣。②三归:三处藏钱的府库。一说,指大量的市租。③竖刁、易牙、开方:齐桓公的三位宠臣。④文:指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
9.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因桓公A之问B举天下C之贤者D以自代E则仲虽死F而齐国未G为H无仲也
10.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又相之”,“相”指辅佐,与材料二中“公问之相”的“相”意思不同。
B.被发左衽,指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开,文中代指华夏将沦为文明未开化的夷狄之族。
C.顾,文中指只是、不过,与《项脊轩志》中“顾视无可置者”的“顾”意思相同。
D.举,文中指推举、推荐,与《陈情表》中“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的“举”意思相同。
1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贡从一臣不事二主的立场认为管仲不算仁者,而孔子则从造福天下百姓的角度肯定了管仲的历史功绩,言外之意认为他有大仁。
B.孔子认为管仲器量狭小;批评他不俭,家有“三归”且手下人员不兼职;还批评他不知礼,在有些生活享受上甚至超越了齐桓公。
C.苏认为,从源头上考量齐国的成败,成功起于鲍叔而不是管仲,祸乱则起于管仲而不是受齐桓公宠幸的竖刁、易牙等三个奸臣。
D.同为春秋霸主,晋文公之才未超过齐桓公,手下大臣又不如管仲,然而在两个人死后,晋、齐两国的国运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结果。
12.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2)桓公声不绝乎耳,色不绝乎目,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
13.同为批评管仲,孔子与苏洵的目的却不相同,请简要说明。
【答案】9.BEF10.C11.B12.(1)哪像普通男女那样为了小节小信,在沟渠中上吊自杀也没有什么人知道他们?
(2)齐桓公耳朵中从来没停止过音乐,眼睛中也从来没断过美女,然而如果没有这三个人的话,就无法满足他的欲望。13.①孔子:表明儒家的节俭和礼制主张。②苏洵:讽谏大宋朝廷须重视对后备人才的选拔、培养。
【解析】9.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如果他)趁齐桓公询问之时,推荐天下的贤人来代替自己,那么即使管仲死了,齐国也不是没有管仲这样的人。
“因桓公之问”是介宾结构,作“举”的状语,因状语较长,在其后B处断开;
“举”的宾语是“天下之贤者”,“以”表目的的连词,连接“举”和“自代”,中间不断开,其后E断开;
“仲”作主语,“死”作谓语,主谓结构完整,其后F处断开。
综上应在BEF三处断开。
10.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理解文言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
A.正确。辅佐;宰相。句意:反而又辅佐齐桓公。/齐桓公询问他宰相人选。
B.正确。
C.错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语文专题01信息类文本阅读(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专用)含解析.docx
- 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语文专题02文学类阅读(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专用)含解析.docx
- 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语文专题04诗歌(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专用)含解析.docx
- 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语文专题05名篇名句默写(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专用)含解析.docx
- 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语文专题06语言文字运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专用)含解析.docx
- 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语文专题07写作(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专用)含解析.docx
- 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语文专题01信息类文本阅读(东北四省专用)含解析.docx
- 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语文专题02文学类文本阅读(东北四省专用)含解析.docx
- 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语文专题03文言文阅读(东北四省专用)含解析.docx
- 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语文专题04诗歌阅读(东北四省专用)含解析.docx
- 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语文专题05名篇名句默写(东北四省专用)含解析.docx
- 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语文专题06语言文字运用(东北四省专用)含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