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安徽中考历史最后30天预测题【3】.pdfVIP

2025 年安徽中考历史最后30天预测题【3】.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安徽中考历史预测题【最后30天】押题3

1.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在《天问》中发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

之?”能回答这个问题的是【】

A.神话传说B.考古化石C.文学作品D.影像记录

2.战国时期,齐桓公创办了稷下学宫。稷下学宫经历了六代君主,历时大约150年,这些君

主以非常优厚的待遇招纳列国的学者来此,展开了著名的百家争鸣。稷下学宫的影响在于

【】

A.改变政治制度B.导致思想趋同C.促进儒学兴盛D.播撒文明火种

3.他是西周以来诸侯兼并、列国争霸的终结者,也是用新的政治社会秩序取代旧的政治社会

秩序的肇始者。他是【】

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宋太祖

4.下图是泰国春蓬府考山考遗址出土的汉朝铜镜和铜印章,这些文物可用于研究【】

A.张骞出使西域的成果B.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

C.驿站加强了各地联系D.郑和七下西洋的影响

5.此工程恰似大写的“人”字,“人”字的“一撇”在黄河以南,分为通济渠、山阳渎、江

南河;“人”字的“一捺”在黄河以北,为永济渠。“一撇”是进水管,从富庶江南调粮用

的,是经济渠;“一捺”是出水管,运兵运粮打仗用的,是军事渠、战争渠。此工程是

【】

A.灵渠B.都江堰C.大运河D.长城

6.唐玄宗认为“无隔于夷夏,柔服四裔,底绥万邦,慕义向风”。士大夫群体积极探讨“混

一戎夏”,践行“以德化之”,名臣狄仁杰以身作则,“抚和戎夏,人得欢心,郡人勒碑颂

德”。这体现了唐朝【】

A.国家统一的实现B.疆域版图的扩大C.民族交融的发展D.边疆管理的强化

7.下图是《景德四图·契丹使朝聘》(局部),图中的契丹使臣是为贺承天节而来,承天节指

宋真宗的生日。这一景象出现的背景是【】

A.平定安史之乱B.签订澶渊之盟C.南宋偏安一隅D.取得郾城大捷

8.宋朝建立以来,人口激增,对食物的需求促使农作物栽培方法的改进;在宋与辽、金的战

争影响下,火药成为有用的武器。这反映了【】

A.需求驱动科技创新B.人才推动技术发展

C.资金支持科技革命D.政策支撑高质发展

1/4

9.美洲高产农作物的普及推广,是清王朝在雍正、乾隆年间长时间保持住康熙时代的强劲上

升势头的根本性前提。这些高产农作物有【】

A.苜蓿B.蚕豆C.占城稻D.甘薯

10.下面是某本书籍目录,该书可能是【】

第一章签约,签来了十年的休战

第二章科举起出个造反派,修约修出了战争派

第三章英法联手了,美俄提着篮子来了

第四章广州又开战了,这回彻底玩完了

第五章第一次大沽口之战

第六章换约换来了第二次大沽口之战

第七章第三次大沽口之战

第八章英法联军进北京

A.《清朝内争与鸦片战争》B.《大国之殇:第二次鸦片战争全景解读》

C.《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史》D.《再见甲午——蓝色视角下的中日战争》

11.太平天国反抗压迫剥削的正义性、向西方寻求真理和后期反对外来侵略的积极性应是太

平天国的主要历史面相。对于运动进行中出现的理论和实践的矛盾、崇奉皇权、迷信宗教等

负面现象,则充分展现了太平天国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场大规模农民革命其本身所具有的

历史局限。这反映了评价历史事件要【】

A.全面综合B.坚定立场C.爱憎分明D.明确方向

12.有学者评价道:由“变政”演成“政变”是历史的“错位”,并没有达成日本明治维新的

成效,其经验教训尤值得总结。该学者评价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13.《旧邦新造:1911—1917》是一本以中国1911—1917年的政治大转型为研究对象的宪政

史著作。可能会出

文档评论(0)

教育咨询专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28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