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兽医微生物学模拟练习题(含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
1.欲对血清培养基进行灭菌,宜选用()
A、高压蒸汽灭菌法
B、间歇蒸汽灭菌法
C、流通蒸汽灭菌法
D、巴氏消毒法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间歇蒸汽灭菌法适用于不耐高热的含糖、牛奶等培养基的灭菌,血清培养基不耐高温,用间歇蒸汽灭菌法合适;巴氏消毒法主要用于牛奶等消毒;高压蒸汽灭菌法温度高,不适合血清培养基;流通蒸汽灭菌法灭菌不彻底。
2.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特有的组分是()
A、肽聚糖
B、脂质
C、磷壁酸
D、脂多糖
E、蛋白质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磷壁酸是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特有的组分,而蛋白质、脂质不是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特有的,脂多糖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特有成分,肽聚糖是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细胞壁共有的成分。
3.新洁尔灭用于皮肤表面消毒的常用浓度是()
A、10%
B、0.01~0.05%
C、0.05~0.1%
D、1~5%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新洁尔灭用于皮肤表面消毒的常用浓度是0.05%~0.1%。新洁尔灭是一种季铵盐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杀菌、消毒作用,在临床和日常生活中常用于皮肤、黏膜等的消毒。其不同浓度适用范围不同,0.05%~0.1%的浓度常用于皮肤表面消毒。
4.下列不属于单股负链病毒目的是
A、正黏病毒科
B、弹状病毒科
C、副黏病毒科
D、丝状病毒科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单股负链病毒目包括副黏病毒科、弹状病毒科、丝状病毒科等。正黏病毒科不属于单股负链病毒目,它是另一类病毒分类。
5.G+菌和G-菌细胞壁共同具有的组分是()
A、肽聚糖
B、蛋白质
C、脂多糖
D、磷壁酸
E、脂类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肽聚糖是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革兰阳性菌(G+菌)细胞壁较厚,肽聚糖含量丰富;革兰阴性菌(G-菌)细胞壁较薄,但也含有肽聚糖。所以肽聚糖是G+菌和G-菌细胞壁共同具有的组分。蛋白质不是细胞壁的共同组分;脂多糖是G-菌细胞壁特有的成分;磷壁酸是G+菌细胞壁特有的成分;脂类不是细胞壁的主要共同成分。
6.下列对于鸡马立克病毒描述错误的是()。
A、病鸡表现淋巴细胞增生和肿瘤
B、有囊膜
C、不能用鸡胚培养
D、为细胞结合性病毒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鸡马立克病毒有囊膜,为细胞结合性病毒,病鸡表现淋巴细胞增生和肿瘤,可在鸡胚成纤维细胞、肾细胞等细胞培养物中增殖,也可用鸡胚培养,故选项C描述错误。
7.关于“细菌致病性”说法错误的是()
A、指一定种类的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对一定宿主致病的能力
B、是菌株个体的特征
C、细菌致病性有种的特征
D、由种属遗传性决定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细菌致病性是一定种类的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对一定宿主致病的能力,有种的特征,由种属遗传性决定,是群体的特征,不是菌株个体的特征,所以B选项说法错误。
8.下列细菌毒素中,毒性最强的是()
A、霍乱肠毒素
B、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
C、肉毒毒素
D、破伤风痉挛毒素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肉毒毒素是已知毒性最强的毒素之一,其毒性比氰化钾强一万倍。破伤风痉挛毒素主要引起肌肉痉挛等症状;霍乱肠毒素主要导致腹泻等;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主要引起食物中毒等,它们的毒性都不如肉毒毒素强。
9.病毒血凝试验(HA)判定标准(红细胞凝集)()
A、25%
B、50%
C、75%
D、100%
正确答案:D
10.杀灭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称()
A、防腐
B、消毒
C、灭菌
D、无菌操作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消毒是指杀灭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并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孢等全部微生物。灭菌是指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等;防腐是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无菌操作是防止微生物进入机体或物体的操作技术。
11.下列细菌中,属于胞内寄生菌的是
A、沙门氏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大肠杆菌
D、布氏杆菌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布氏杆菌是胞内寄生菌,可在宿主细胞内生长繁殖,逃避机体免疫清除。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一般不属于胞内寄生菌。
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检测特异性抗体需要采取采取急性期与恢复期双份血清
B、检测特异性抗体需要第一份血清尽可能在发病后立即采取
C、检测特异性抗体需要第二份血清在发病后1个月时采集
D、检测特异性抗体需要第一份血清发病中期采取
E、检测特异性抗体需要第二份血清在发病后4周时采集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检测特异性抗体时,第一份血清应尽可能在发病后立即采取,而不是发病中期。A选项采取急性期与恢复期双份血清检测特异性抗体是常用方法,B选项第一份血清尽早采集正确,C选项第二份血清在发病后1个月(4周左右)采集是合理的,E选项表述与C类似也是正确的。所以说法错误的是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体例格式12:工学一体化课程《小型网络安装与调试》任务3教学单元2教学单元活动方案.docx VIP
- 体例格式12:工学一体化课程《小型网络安装与调试》任务3教学单元1教学单元活动方案.docx VIP
- 体例格式12:工学一体化课程《小型网络安装与调试》任务3教学单元3教学单元活动方案.docx VIP
- 体例格式12:工学一体化课程《小型网络安装与调试》任务3教学单元7教学单元活动方案.docx VIP
- 体例格式12:工学一体化课程《小型网络安装与调试》任务4教学单元1教学单元活动方案.docx VIP
- 体例格式12:工学一体化课程《小型网络安装与调试》任务4教学单元2教学单元活动方案1.docx VIP
- 京瓷哲学手册.pdf VIP
- 体例格式12:工学一体化课程《小型网络安装与调试》任务4教学单元3教学单元活动方案.docx VIP
- 体例格式12:工学一体化课程《小型网络安装与调试》任务4教学单元5教学单元实施计划.docx VIP
- 体例格式12:工学一体化课程《小型网络安装与调试》任务4教学单元6教学单元活动方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