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学生诗词储备与写作的融通
摘要:以含“山”的诗句为例,通过“对接山名,析名引句”“对接畫面,剖析写法”“品味情思,训练表达”“全面对接,拓宽立意”四个板块,具体呈现“化学生诗词储备为写作之用”的教学实践。通过对诗词进行分板块、分类别的整合汇总,精准把握诗句的画面和意蕴,进行对接写作的训练与指导。
从小学到初中,学生必背的诗词有一百多首,但学生缺少对这些诗词的梳理、缺少对接写作的训练,这些储备于学生写作中鲜有用武之地。初中阶段学习古诗,偏重于记诵原文,学生大多能熟练背诵,但能够巧妙地运用诗句为写作增辉的却不多。为盘活学生的诗词储备资源,教师可以通过使学生精准把握诗句所呈现的画面和意蕴,引导学生对诗词进行分板块、分类别的整合汇总,进行对接写作的指导与训练,使学生做到融汇古今、古为今用。
在初三的复习课中,笔者选择含“山”的诗句,进行对接写作的分板块、分类别的梳理,引导学生将与“山”有关的诗句、诗意与现代文的写作相融通。
一、对接山名,析名引句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杜甫《望岳》),“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王安石《登飞来峰》),诗中的泰山、峨眉山、孤山、骊山、飞来峰等从古至今美名在外,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写及此山,征引此山相关的诗句,岂不妙哉?在此基础上,还可引导学生去阅读与此名山相关的文章。
二、对接画面,剖析写法
诗句中呈现的山色在现实生活中不时可见,但大多数学生却没能将诗句与美景对接。于是,在教学中要进行将山之美与诗句之美相勾连的训练:提供符合诗句内容的山色图,学生根据景致特点说出契合的诗句;学生根据诗句所呈现的景致,去拍摄或找寻最能体现其特点的图片。耸立水边生机勃发的山岛:“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沿着水路一路蔓延的山:“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神奇秀丽又高大巍峨的山:“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清寒寥落的山之晨:“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温庭筠《商山早行》);雨中清新的山下景象:“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村中远望青山与白水与绿树:“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李白《送友人》)。通过进行图文勾连的训练,学生能够直观领略诗句所描绘的景致,感受其诗意美,也可由景致联想相关诗句,为后续观察、感受,以及在写作中巧引诗句、描写山色之美做准备。
直观感知以恰到好处地引诗入文,能为文章表达增色。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进一步品鉴诗句的意象选择(山、水、草、木、云、月等)、写作角度(山中品山、远处望山、山间看山、山下观山等)、写作手法(多角度的直接描写、衬托、对比)等等。通过解构与分析比对,使学生深入品赏诗句,把握更为精细的写作方法。比如,同是写傍晚的山色:“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其五)》)“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淹《苏幕遮·怀旧》)“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等诗中,景与情都大不相同。
三、品味情思,训练表达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陈与义《登岳阳楼·其一》),“山河”“湖山”代指国家,寄寓了诗人的家国之思、国殇之痛。“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山被用来表达诗人的情感态度和对人生的思考等。这些诗句中的山是承载了诗人情感和哲思的载体,山形山色都不重要,其背后的情思与哲思才是品赏和借鉴的重点。
学生要能恰如其分地引用诗句以辅助表达自身的情感与态度,首先要对这些诗句所蕴含的情思和哲思有准确地感知和体认,因此要尽可能使学生对诗歌进行较为透彻的品赏。此外,还要强化学生引用情感句和哲思句的意识,通过训练以培养成习惯。为此,笔者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段落写作训练,以及契合生活实际的口头表达训练。
四、全面对接,拓宽立意
以上对将含“山”的诗句引入写作训练的方式和步骤进行细分,侧重引导学生恰到好处地引用含“山”的诗句入文。但盘活学生的诗词储备资源为写作之用,不限于引用诗句。因此可由第二部分提及的分析和借鉴诗人描山的写法进一步扩展与思考:如何将诗人写山的巧思与深情延引至指导学生写整篇作文。
笔者以作文题“心中有座山”来进行尝试。此前,学生就此文题写过作文,选材立意较为局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外研版英语(一起点)二年级上册 Module1 大单元学历案教案 教学设计附作业设计(基于新课标教学评一体化).docx VIP
- (2020)(求职简历模板)个人简历封面(史上最全最好).doc VIP
- 三级安全教育培训、新员工入职安全教育培训 .pptx VIP
- 天线系统组成与结构解析.docx VIP
-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2022年人教版小升初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pdf
- 排水管网维护、维修施工方案.docx VIP
- _人教版初中物理斜面计算25道题 .doc VIP
- 智启未来,育见新篇——AI赋能教育教学的探索 课件.pptx VIP
- 【简历模板】优秀个人简历模板精华集合(免费下载).doc VIP
- 面神经减压术护理ppt.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