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文化观照下的高中小说教学
摘要:在新课改理念之下对小说进行文化观照教学可以从称谓、建筑、细节、经典场景、服饰、时代背景等多个角度入手,引领学生深入探究语言背后的深层文化内涵,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小说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是对人们生活的艺术化呈现。阅读小说,不仅是和作者在交流,也是在与过去的人们对话。教材中的小说隐含着丰富深厚的文化信息。
一、从称谓中进行文化观照教学
称谓就是反映人和人际关系以及人的身份、职业、阶级、阶层、社团和群体等的普通名词。《鸿门宴》中,项羽称呼范增为“亚父”。秦始皇曾称吕不韦为“仲父”,为什么项羽不学秦始皇也称范增为“仲父”呢?“伯、仲、叔、季”是古代兄弟排行的顺序,秦始皇称吕不韦为“仲父”是因为其生父嬴子楚与吕不韦有特殊的情谊。“亚父”在家庭中之地位仅次于父亲,甚至其地位要高于叔父。由于范增曾劝说项羽的叔叔项梁立楚王之后而不自立,帮助项梁在义军中取得领袖地位,所以项梁对范增非常尊敬。项梁战死后,范增又辅佐项羽成为西楚霸王,自己被封为历阳侯。所以,范增被项羽尊称为“亚父”是因其在项氏家族中特殊的作用和地位。在《鸿门宴》中,张良和樊哙私下里谈论范增时称他为“亚父”,可是等到张良回到宴席上“入谢”时,却称范增为“大将军”。“大将军”是范增的官职,公开场合需用正式的称呼而不能称“亚父”。但范增明明是一个文臣,为何张良称他为“大将军”呢?原来在汉朝之前,最高的武官是上将军。范增虽然是文臣,但他是项羽的亲信,帮助项羽总领军事,所以他就有了“大将军”的头衔,这个“大将军”不是武官头衔。
二、从建筑中进行文化观照教学
建筑不仅可以遮风避雨,它还承载着建筑设计者的理想,反映着历史的变迁。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我们可以把文中沧州的山神庙和前文中的东京岳庙联系起来。林冲的一生沉浮与这两座庙的联系紧密。在东京的岳庙,林冲夫妇遭遇高衙内,平静的家庭生活无故遭到社会恶势力骚扰,林冲个人的事业也惨遭打击,身份由“军官”变成“囚犯”;而在山神庙中,林冲在庙门后无意中听到了差拨、陆虞侯、富安火烧草料场的真相,愤怒之下痛下杀手,之后投奔梁山,身份由“囚犯”变成“土匪”。这两座庙宇对林冲的身份和命运都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岳庙“富而不贵”,而山神庙冷清寥落。岳庙和山神庙既是小说叙事的节点,也对林冲的身份地位和命运有一定的暗喻作用。同样,在小说《阿Q正传》中也有两处建筑物值得从深层上进行文化观照。这两处建筑物分别是土谷祠和静修庵。土谷祠是相对于未庄而存在的,如果说未庄是阿Q的伤心地,那么土谷祠就是其“精神胜利法”的疗伤之所。阿Q革命的第一个对象就是静修庵,但是静修庵也预示着他革命的失败,因为据老尼姑说:“你不知道,他们已经来革过了!”阿Q在静修庵革命的不成功不仅促使其命运的进一步跌落,同时也暗示了他所向往的革命已经把他抛弃了。土谷祠就是土地庙,土地庙在《祝福》中也出现过一次。《祝福》中柳妈建议祥林嫂到土地庙去捐一条门槛当做自己的替身,但是这一次祥林嫂的愿望并没有实现。土地庙的求助失败促使祥林嫂命运急转直下。鲁迅先生通过《祝福》中土地庙的形象揭示了宗教的虚伪。我们“读文学作品,要格外留意文本中出现的关键性意象。”不忽略重要意象的意义和象征性,联系故事发生的时代和文化氛围,才能更精准地解读作品深藏的意蕴。
三、从细节中进行文化观照教学
四、从经典场景中进行文化观照教学
五、从服饰中进行文化观照教学
世界各个民族的服饰也浸润着本民族的文化。在林黛玉初进贾府的时候,她看见荣国府大门口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这些人都是荣国府中的看门仆役,王夫人派来请林黛玉去的丫鬟也身穿红绫青缎掐牙背心,仆役衣着尚且如此,可见荣国府的富贵绝非一般。王熙凤出场时曹雪芹着力描写了她的衣着穿戴,她的衣着材质自不必说,光是颜色作者就运用了诸如“金”“赤金”“豆绿”“大红”等许多词语,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王熙凤的彩绣辉煌,但一个贵妇穿得如此色彩缤纷也难免俗气,《红楼梦》中最神秘的服饰就是林黛玉的服饰。同样是写人物初次见面,林黛玉眼中的宝玉穿着就很得体,而宝玉眼中的黛玉却不见衣着描写。虽然曹雪芹没有具体描写林黛玉的衣着,但是我们在阅读《红楼梦》时都会有一个共同的认知,就是林黛玉的衣着一定符合她的独特气质,她的衣着服饰一定是最美的。这就是《红楼梦》中林黛玉服饰留白的魅力。对人物服饰的描写有时还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林黛玉进贾府》中,林黛玉看到贾赦和贾政房里两处姬妾丫鬟服饰风格的不同。贾赦处姬妾丫鬟众多且都是盛装丽服,而贾政处倒是比较冷清,丫鬟穿着也比较素雅。这两处的服饰描写间接体现出贾赦和贾政性格上的差异。
六、从时代背景进行文化观照教学
总之,文化观照下的高中小说教学,可以了解深层文化内涵,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1]王祥.汉语称谓变迁中的时代场景[N].中华读书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