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5届江苏省高品质高三高考科研卷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准考证号等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必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那些经历了历史积淀的节日,因为年深日久,仪式满满,代代传承,人们身处其中,习以为常,往往对其隐藏着的文化密码日用而不觉。春节作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就是这样的一个存在。
春节里见得最多的一副春联是“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横批是“普天同庆”。如果你读过《春秋》,就会发现这副对联其实有着极为深厚的底蕴。它源自《春秋》中的“元年,春,王正月”。《公羊传》解释这段经文说:“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元”是君王登基的开始,春是一年的开始,那么为什么要将“王正月”解释为“大一统”呢?汉代学者何休注释说,“统”就是“始”,“夫王者,始受命改制,布政施教于天下,自公侯至于庶人,自山川至于草木昆虫,莫不一一系于正月,故云政教之始”。这一说法被广为接受,就是说,接受神圣天命的王者,要将政教通行天下,最重要的就是重新确立正月初一,给天地、百姓、万物一个全新的至正的开端,开辟历史的新时期和天地的新纪元。
时间在这里统摄了空间,或者说,只有当时间的标准确立之后,社会才获得稳定秩序,天下才得以统一。这并不全然是人为的结果,而是顺应自然的产物。春节是人们从狩猎采集转到农耕之后的一个节点性时间,秋收冬藏、谷粮归仓,阶段性的收获结束了,即将迎来新一轮的运作。地球永远在运动,周而复始;春节每年都来临,从不缺席。春节表征了“辞旧”与“迎新”的双重含义,从农事的自然时序推衍到社会的节令,进而成为生命的韵律和生活的节奏。自然时间、社会时间与人文时间融合为一,已经是内含于中国文化基底的思维和语法。人们经过一年的劳作,在春节得以休养生息,同时为新的开始蓄积身体与精神能量。
这是一种源于古老文明的智慧,蕴含着人与天地万物相协调即天人合一的生态意识。工业化社会的来临,当然部分地打破了农耕社会的许多时间秩序,但是它不会消逝。作为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内核,尽管春节的外部形式可能有所改变,但是其内部的精神观念,如敬老爱幼、阖家团圆、祈福憧憬等,依然生生不息。尽管我们童年时代的许多春节仪式发生了不少变化,但这些变化是人们适应社会的发展而创造出来的,这些新的形式,尤其是新媒体、数字化的过节方式,继续传承着这一文明的果实。
春节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正好证明了这一点——它为人类整体性文明贡献了中国的人文智慧,并且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摘编自刘大先《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材料二:
记者:申遗成功是一个起点,而不是终点。您认为,我们该如何更好地传承发扬春节文化?
刘魁立:传承发扬春节文化,首先要对它的文化内涵有更深的理解。其实,我更愿意用“年文化”来代替“春节文化”。“春节”这个词是1914年才开始使用的,从古至今,我们过的一直是“年”。“年”是总结昨天,在此画下一条线,迈入一个新的时间周期,许下对未来最美好的希冀。在这个特殊时刻,人们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们在共同的节庆仪式中,产生更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人们通过登门拜年让人际关系重启,于是,一年中闹过的不愉快、因长久未见产生的疏离,都在这样的场合烟消云散,感情变得更加融洽;人们在过年时约束自己的言行,展示出最可亲近的一面……没有哪个节日像“年”这样,包含了人和环境、自然的关系,人和国家、民族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人和自己内心的关系。
记者:近年来,春节仪式发生了不少变化,如微信红包、短视频拜年、“逆向”过年、旅游过年等等。您如何看待这种变化?
刘魁立:微信红包、短视频拜年这类现象,是随着现代生活方式变化自然兴起的,是传统民俗的延续,它们能从春节申遗的项目中找到对应点,与传统民俗并没有本质区别。我幼年生活在小城市,过年时,人们会挨家挨户去送拜年名帖,家家户户大门上都有信箱,每天早上起来去信箱找拜年名帖来读,是让我感到特别快乐的事。现在的微信拜年、短视频拜年,不就是另一种形式的名帖吗?我认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读后续写:高中越野赛故事+讲义-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阶段测试英语试题.docx
- 读后续写:阁楼盒子故事+讲义-湖南省郴州市多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综合性模拟考试英语试题.docx
- 读后续写:莉娜和影子的故事+讲义-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无锡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英语试题.docx
- 10.《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联读(导学案)-高一语文同步高效课堂(统编版+必修下册).docx
- 10.《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联读(教学设计)-高一语文同步高效课堂(统编版+必修下册).docx
- 2025高考全国一卷作文考前押题解析(讲义).docx
- 2025高考作文题预测考向——思辨:科技,文化,开放。.docx
- 2025高考作文主题预测:文化自信深度解析与写作指南.docx
- 2025届安徽省鼎尖名校联盟高三5月预测联考“真实自我存在于起点还是终点”作文评析.docx
- 2025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
- 2025届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二)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江苏省如皋市高三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二模语文作文“对等关税”解析及范文.docx
- 2025届山西二模作文导写++找准方向,绽放优势++审题立意指导、范文导写及拓展练习.docx
- 2025届山西省高考省三模(押题卷) 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上海市奉贤区奉城高级中学高三三模语文试题+答案解析.docx
- 2025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下学期期中学生学习能力诊断测试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
- 2025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三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天津市八校联考高三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新高考语文全国各省市联考卷5月精选卷三(解析版).docx
最近下载
- 行政编制事业编制参公管理企业编制.doc VIP
- 参公、行政编制与事业编制的区别(修正版).docx VIP
- 22D701-3电缆桥架安装(26.9MB)(26.85MB)5ce2e72e69780631(1).pdf VIP
- 学堂在线 日语与日本文化 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危险化学品企业工艺平稳性关键SOP、一般SOP示例.pdf VIP
- 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第3版):热作用特种加工技术PPT教学课件.pptx
- 公、行政编制与事业5编制的区别(修正版).doc VIP
-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桥梁工程钢箱梁制造新工艺及关键技术.ppt VIP
- 社区矫正心理测试.docx VIP
- 西双版纳傣自治州“十三五”规划研究报告.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