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课件-【知识精研】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1).pptxVIP

第16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课件-【知识精研】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1).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背“苏联建设社会主义实践的启示”。读熟以下“史论结合”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史实)。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模式。为世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开辟了道路,极大地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推论)。1921年,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等(史实)。新经济政策使苏俄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探索出一条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借鉴(推论)。

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第16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课标要求:理解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民族民主运动对国际秩序的影响。重点: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兴起、概况、特点与历史意义。难点: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思想;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民族民主运动对国际秩序的影响。核心概念:民族民主运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华夫脱运动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亚非拉民族民主革命的高涨新兴国家的发展,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兴起·独立高涨·民主发展·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一战前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二战后民族运动: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实现民族解放民主运动:对内反对专制独裁,实现民主自由

1.一战和十月革命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2.一战期间,亚非拉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壮大3.一战期间,列强侵略加剧促进民族意识的觉醒,4.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激化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与列强的矛盾。5.十月革命:受俄国十月革命的鼓舞及苏联政府对世界民族民主运动的支持6.思想:民族主义民族自决原则的传播7.转嫁危机: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期间宗主国向亚非拉转嫁危机,使矛盾更加激化。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背景(写)

思考:一战后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力量壮大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出现无产阶级政党鼓舞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斗争民族民主意识继续增强打击帝国主义势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内部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帝国主义实力削弱外部环境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带来沉重灾难

一、亚洲:觉醒后掀起新高潮东南亚:印度尼西亚反对殖民统治的民族大起义东南亚:越南反法斗争东亚:中国民族民主革命西亚: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等地反英法占领的斗争南亚: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东亚:朝鲜反抗日本的三一运动

第一阶段政党概况结果第二阶段政党概况结果1920年,印尼共产党成立1926—1927年,印尼共产党领导了第一次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工人、农民响应。扩展到全国多个地区遭荷兰殖民当局残酷镇压,革命力量被严重削弱,印尼共产党转入地下。得到世界革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中共机关刊物《向导》曾发表专文表示深切同情)1927年,苏加诺等人成立印尼民族党采取与殖民当局不合作政策,争取民族独立原受印尼共产党影响的大批群众转向民族主义政党,民族资产阶级开始掌握独立运动的领导权阅读教材第95页第一段,填写表格中印尼的民族民主运动。一、亚洲:觉醒后掀起新高潮资产阶级领导无产阶级领导1.印度尼西亚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斗争变化:领导者从无产阶级变为民族资产阶级;斗争方式从武装起义到采取不合作政策。原因:殖民当局力量强大,无产阶级力量弱小。

非暴力不合作,采取和平、合法的手段2.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指导思想:甘地提出的以爱、真理和非暴力争取印度的自治和独立的思想。(3)特点(策略):争取印度自治和独立(2)目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时间1920—1922年1930—1934年1940—1942年原因阿姆利则惨案英国颁布食盐专营法。英印当局擅自宣布印度参战;英国衰弱。主张与行动①号召放弃英国人授予的爵位、封号,罢课、离职、抵制法院和立法机关;②恢复手工纺织,不买英国布③抗税①“食盐进军”,亲自到海滨取海水制盐。②引发各地抗税斗争。提出“英国退出印度”结果1922年发生暴力事件,甘地停止运动迫使当局答应了他的部分要求英印当局逮捕甘地,运动陷入低谷。(4)过程反映印度资产阶级立场的斗争性与软弱性

(5)原因思考:印度国大党为什么要采取“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当时的印度是一个种族混杂、宗教信仰根深蒂固而复杂多样、种姓隔离和被英国实行分而治之的殖民地国家。在这里,单纯用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说教是很难把民众发动起来的。——《甘地主义成功的条件是什么?》20世纪初,印度民族资本主义虽得到较快增长,有了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的民族资产阶级,然而英国的殖民统治妨碍着印度实现工业化,英国资本控制着一些重要的工业部门,印度资本仍处于严重的依附地位。他指出,19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中小学一线教师,熟知考情与学情,致力于提供优质文档资源,服务更多教师与学生。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1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