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5北京高三(上)期末历史汇编: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docx

2023-2025北京高三(上)期末历史汇编: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2023-2025北京高三(上)期末历史汇编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一、单选题

1.(2023北京丰台高三上期末)1915年北洋政府颁布《文官高等考试令》,年龄在25岁以上的民国男子可以报考文官高等考试,但有被剥夺公权、品行卑污、有精神病或年历衰弱、亏欠公款等情况者不得报考。由此看出,北洋政府的考试制度

①具有近代化的特点?????????????????????②存在男女不平等现象

③保证了吏治的清明??????????????????????④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2.(2023北京房山高三上期末)1872—1875年,清政府先后派出4批共120名学生赴美留学,后因顽固派破坏,1881年撤回留美学生。该批学生回国后从事工矿、电报者30人,从事外交行政者24人,进入海军20人,从事教育事业者5人,从事商业者5人。1915年6月,李石曾与蔡元培等人在巴黎发起成立了“勤工俭学会”,帮助留学生进行勤工俭学活动,这一时期先后约1600多人到达法国学习,其中包括徐特立、蔡和森、邓小平、周恩来等人。对材料中的近代留学教育解释正确的是(???)

①国家承担留学后的一切费用??②成为了晚清选官的主要方式

③传承文明、推动文化的交流??④为中国建设和革命培养人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23北京西城高三上期末)晚清中央政府在筹办京师大学堂的同时,鼓励地方政府创建中小学堂。京师顺天府尹和五城察院联合会奏:“方今时势多艰,需才孔亟,京师为首善之区,尤当先行举办。”奏折获批,1901年中国第一个公立中学五城学堂诞生。可见,近代公立中学的创建

A.表明洋务派已意识到大学堂的生源问题 B.为维新变法运动培养了大量的新式人才

C.标志着近代中国学堂选官制度正式建立 D.筹划于百日维新之时,建成于新政时期

4.(2024北京昌平高三上期末)1904年初,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该章程规定自高等小学以上,毕业考试结果分最优、优、中、下、最下五等,一般中等以上者都获相应的奖励出身,并被授以官职或得以升学。该章程的颁布(???)

A.使科举制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B.推动了近代选官制度的转变

C.有利于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 D.确立了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5.(2025北京海淀高三上期末)1866年京师同文馆增设天文算学馆,“招取满汉举人”,1867年又将生源进一步推广为“翰林院庶吉士、编修、检讨,并五品以下由进士出身之京外各官”。学员“厚给薪水”“优加奖叙”,目的是“专取正途(科举)人员”。由于保守派阻挠及流言四起,正途人员多不愿或不敢入馆学习,最后勉强收录正杂(非科举)人员30名。以上材料说明(???)

A.洋务运动受到传统保守势力制约 B.新式教育取代了传统的科举教育

C.洋务运动改变了选拔官员的制度 D.清朝官员知识水平普遍得到提高

二、材料题

6.(2024北京海淀高三上期末)干部教育

材料一??1939年4月17日,《新华日报》发表社论《论干部的学习》,指出干部在职学习的几种方法是:“(一)在实际中学习;(二)读书;(三)向群众学习;(四)适当地给予干部独立负责工作的机会,来锻炼干部、教育干部。”1940年1月3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干部学习的指示》,规定了学习课程的内容(如下图)。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简史》

材料二??学会管理城市,恢复和发展城市中的生产事业……我们的同志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习生产的技术和管理的方法,必须去学习同生产有密切联系的商业工作、银行工作和其他工作。——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1949年3月5日)

材料三??建国初期,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国各省、市共开办干部学校和训练班347所,这些干校共培训科研、教育、工程技术、医药卫生、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专业干部127.5万人。到1954年,全国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发展到14万人,比1949年增长近13倍。

——摘自中共中央组织部《组织工作通讯》(1956年第7期)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评述20世纪30—50年代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的历程。

7.(2024北京西城高三上期末)士人群体与时代

材料一??中唐以后至北宋前期,新型士人群体逐渐形成……北宋中期士人群体觉醒,一方面,儒学复兴旗帜的高扬,为学术思想的整合提供了契机;另一方面……士大夫与君主“共治”“共政”的理念与政治格局,成为宋代文化的中心内容……以范仲淹、王安石等为代表的士大夫,尽管政治主张颇不相同,却都以“兴起斯文为己任”,都具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与胆魄。

材料二??新的士类在近代中国的大批出现,体现了知识分子阶层的新陈代谢

文档评论(0)

喜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