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古往今来,人们遥望苍穹,总会生发出无尽的遐想。皎洁的月亮在众多诗人的笔下散发着夺目的光芒,寄托着别样的情感。“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是李煜的故国之月李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是杜甫的故乡之月杜甫“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苏轼的哲思之月苏轼“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柳永的寂寞之月柳永
诗人简介张若虚(约660—约720),扬州(今属江苏)人,唐代诗人。张若虚生平事迹不详,唯知其曾任兖州兵曹。以“文词俊秀”而名显长安,开元初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并称“吴中四士”。《春江花月夜》历来为世人所倾倒,荣膺“孤篇压全唐”“盛唐第一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等赞誉。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活动一示范朗读
读准字音皆似霰xiàn扁舟piān汀上白沙tīng捣衣砧dǎozhēn滟滟yàn纤尘xiān西斜xiá芳甸diàn青枫浦pǔ碣石jié
全诗紧紧围绕“春”、“江”、“花”、“月”、“夜”五字布局谋篇,层层抒写。诗歌情节也随此五字逐步展开和逐步归结。文章标题包含了几种意象?哪个意象贯穿全诗?本诗展现了它的哪几种状态?解题
月的变化提示:以月升月落的时间顺序为线索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月升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月悬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月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月落月是诗之魂
梳理小组讨论: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前八句,充分发挥想象力,寻找其中的意象,分析意境,感受月下之景。春江花月图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意境清幽静谧朦胧恬静空灵梦幻情感赞叹大自然的绮丽景色,表现对美好生活的怀念和向往。具有欣欣向荣的灵性、活力,赋予了其活泼的生命,极富动感,有声(水)有色(月)嗅觉、视觉,从侧面(感受)来营造梦幻朦胧的意境。
月下之思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承上启下,由写景转向思考人生。对比,宇宙是永恒的,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但作为整体的人类的存在是绵延长久的拟人,把月亮写得很有感情,为了见到它期待的人,可以年年长明不衰。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转到了人间的离愁别恨,是过渡句
深入探究诗人神思飞跃,但又紧密联系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这种探索,古人也有之,与他们相比较,张若虚对人生的理解有何不同?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曹植《送应氏》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深入探究曹诗和苏诗是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暂。张若虚却别开生面,具有新意: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但人类的存在是绵延长久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便得以共存。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颓废与绝望,哀而不伤,表达了他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
情中之月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暗喻游子离家远去而又行踪不定为地名,“枫、浦”常用为离别的景物、处所指飘荡江湖的游子以物代人(游子之妻),以思妇的相思来反衬游子的倦客愁。情感游子羁旅之愁妇女相思之愁
意象积累云在空中随风而起,随风而止,形状千变万化,始终处于飘荡、不安定的状态。在诗人眼里,这与游子天涯漂泊、无依无靠的命运相似,白云成为游子离别的象征。白云谁向孤舟怜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李攀龙《送明卿之江西》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二》
意象积累“漂泊”是古代文人的宿命,也是扁舟意象的基本内涵。古代文人或为生计、为科举、或被放逐,他们背井离乡,漂泊天涯,充满无尽的羁旅乡愁。扁舟意象的另一典型内涵是“自由”,现实有太多压抑和束缚,他们渴望在扁舟中获得精神自由。扁舟扁舟从此去,鸥鸟自为群。——张九龄《初发江陵有怀》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思妇怀远图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诗中怎样细腻地表现思妇对游子的相思之苦?拟人手法,月的徘徊其实是人的徘徊暗指思妇的愁思无法排遣情感思妇闺怨妇女相思之情用典。鱼龙、鸿雁是古代用于互传音讯的载体,此处暗含有鱼雁不能传音讯之意。可见二人音讯断绝,相思无着落。
捣衣捣衣机械重复的劳作和砧声的单调悠长,有助于心志专一,对思念之情起到凝聚的作用。捣衣是中“思妇”主题中常见的意象之一。月下捣衣,风送砧声不仅使思妇伤情,也易触动游子的情怀,因此捣衣也是“思乡”主题的传统意象之一。飞鸿影里,捣衣砧外,总是玉关情。——晏几道《少年游·西楼别后》西风繁杵捣征衣,客子关情正此时。——陆游《感秋》意象积累
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