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5北京高三(上)期末历史汇编: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docx

2023-2025北京高三(上)期末历史汇编: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2023-2025北京高三(上)期末历史汇编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一、单选题

1.(2024北京海淀高三上期末)青花瓷在元代迎来大发展,成为重要的出口商品。蒙古人和穆斯林都喜爱白色、蓝色,青花瓷制作所需的钴料可以畅通地从波斯运到中国,其造型出现了西亚和东南亚居民喜用的大盘大罐。元青花瓷的发展(???)

①得益于蒙古帝国版图辽阔和统治者的支持

②反映了元代雇佣劳动兴起和工场规模扩大

③是中国先进制瓷技术同域外文化交流产物

④与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和国际市场扩大有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2024北京通州高三上期末)塞万提斯的《唐·吉诃德》、薄伽丘的《十日谈》等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阿拉伯著作《一千零一夜》的影响。阿拉伯哲学家伊本·阿拉比著作中关于先知夜间旅行和登霄的说法,成为意大利诗人但丁《神曲》的先驱。该材料说明(???)

A.阿拉伯文化的西传促进了近代西欧文化的发展 B.欧洲文艺复兴的产生源自于阿拉伯文化的西传

C.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D.阿拉伯文化是世界上最为悠久最为先进的文化

3.(2024北京朝阳高三上期末)如图是《汉朝与罗马帝国交往的主要路线示意图》。对此描述正确的是(???)

A.亚欧大陆两端农耕文明区交流互通 B.两大帝国各自扩张实现了疆域连接

C.海上商路是两国贸易的最主要途径 D.两大帝国间建立起频繁的官方往来

二、材料题

4.(2023北京房山高三上期末)文化交流与传播

材料一

材料二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古时期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材料举例说明。

(2)阅读材料二,归纳《中国孤儿》与《窃国贼》两个剧本的相似之处,并从两个剧本中任选其一,分析其背景和影响。

5.(2025北京房山高三上期末)古代中非交流

材料一

时期

中非交流概况

隋唐时期

6世纪以后,北非的埃及和马格里布地区纳入阿拉伯帝国版图,开罗和亚历山大城是其贸易和文化中心。摩加迪沙、桑给巴尔等城邦在东非沿海建立。629年索马里第一次向中国派遣使节。唐朝旅行家杜环到东非。《唐会要》等有在华非洲黑人情况的记载。

两宋时期

非洲一些地区多次派遣使者到中国。宋人《诸蕃志·中理国》描述非洲国家的风俗、物产和地理位置。这一时期,东非向中国输入象牙、香料等;中国输往东非的有丝绢、瓷器、药物、漆器、金银和钱币等。

《马可?波罗游记》记载忽必烈曾派遣使者到非洲。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在《伊本·白图泰游记》中记述他看到的中国物产、生产、社会状况等,他在中国遇到一些北非商人,都信奉伊斯兰教,一些城市中有清真寺。汪大渊游历非洲,其著作《岛夷志略》记录东非的加将门里通商贩于他国,有酋长,贸易之货;用苏杭五色缎等”。埃及仿制中国的制瓷技术。制造出具有本土风格的陶瓷。中国的印刷术与驿传制度也传入埃及,元朝编纂《回回药方》借鉴埃及医学家的著作。

明朝

《明成祖实录》记载,永乐年间,非洲的木骨都束等十九国使臣辞返“遣中官郑和等贵敕及锦绮、纱罗、彩绢等物偕往,赐各国王”。15世纪,东非一些清真寺大门上方镶嵌着中国烧制的瓷盘,中国瓷器也被用作餐具。中国专为非洲市场生产双耳扁瓶、双耳折方瓶等,并注有阿拉伯文。

材料二

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围绕“古代中非交流”,自拟论题,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6.(2024北京昌平高三上期末)中国瓷器

材料一??中国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就发明了原始瓷器。东汉时期,出现了青瓷,标志着中国制瓷技术的成熟。北齐出现的白瓷到唐代有了很大发展,逐渐形成了与青瓷并驾齐驱的局面。宋代瓷窑遍及南北各地,名窑迭出,品类繁多,突破了“南青北白”的局面。元代制瓷业中代表性器物就是青花瓷和釉里红瓷。明代彩瓷生产的突飞猛进,以青花、釉里红、青花五彩、斗彩最为著称。清代彩瓷不断创新,工艺上精益求精。康熙时的青花、五彩,雍正、乾隆时的粉彩、珐琅彩以及其他颜色釉的品种,都达到了我国彩瓷艺术的最高峰。

——摘编自王炜民主编《中华文明简史》

材料二??自16世纪中国瓷器进入欧洲后,从葡萄牙国王到俄罗斯沙皇,欧洲各国的统治者们纷纷爱上了中国瓷器。中国瓷器经常作为各国国君们政治往来的礼物,也经常作为皇室的恩典赏赐给王公大臣。欧洲一些国家也纷纷建立瓷厂,竞相仿制中国瓷器,如英国的“弓”瓷厂,法国的胜科得工厂等。中国瓷器园林图案中的山水、花木、亭台、楼阁等装饰元素,给欧洲带来了全新的人和自然相融合的理念,引发了18世纪自然式园林景观在欧洲的出现,如英国皇家植物园丘园中的中国亭与南京塔等。

——摘编自李雨晨《“一带一路”视域下的中国瓷器外销及其文化影响力研究》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瓷器发展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简述中国瓷器在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喜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