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五节修辞手法;CONTENTS;;常用的修
辞手法;续表;题型解析;解析:此题考查修辞手法的判断。第1句的关键点在“山冈也动了”,夸张地形容出声响的大,运用的修辞手法是“夸张”。第2句的关键词是“像一本书”,把“人生”比作“一本书”,体现出它们共同点是丰富多彩,符合“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特点。第3句的关键词是“欢快”,这是形容人的心情的词语,给小河赋予了人的动作和情感,属于拟人句。第4句在句式上看有三个分句,内容相近,可以判断为排比。
答案:1.C2.A3.B4.D;【例2】判断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2.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3.这种作风怎么样呢?只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而已。()
4.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5.小草不怕狂风暴雨,不怕电闪雷击,不怕野火烧身。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我们对修辞手法的掌握情况。第1句,“井冈山”和“摇篮”都具有孕育生命的特点,一般的“摇篮”孕育的是人的生命,而“井冈山”则孕育了中国革命,将这两者加以比喻,说明了“井冈山”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第2句,“高粱”和“稻子”都是植物,却能“红了脸”“弯了腰”,具有人类的特点,明显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第3句,自问自答,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第4句属于古诗中常用的对偶手法,“两岸青山”与“孤帆一片”形成对偶。第5句,三个“不怕”构成排比,表现了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答案:1.比喻2.拟人3.设问4.对偶5.排比
;一选择题。
1.下列对句子所用修辞手法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拟人)
B.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比喻)
C.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反问)
D.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设问);2.下列对诗句所用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②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③好雨知时???,当春乃发生。
④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A.①比喻②夸张③拟人④对偶
B.①比喻②对偶③拟人④夸张
C.①拟人②对偶③比喻④借代
D.①借代②对偶③比喻④夸张
;二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
2.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
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
3.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
()
4.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三按要求填空。
1.“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这两句诗运用
_____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田园风光的__________。
2.“三黑从来没睡过这么好的床,今天准备好了,叫麦籽儿睡
上。”这里的“床”指的__________(A.三黑睡觉的地方
B.土地),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3.“月影湖是镶嵌在这翡翠绿屏上的碧玉。”这句话运用了
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月影湖比作__________,这样写的
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草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甜润的露珠,慢慢地长出嫩枝绿叶。”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花生仁脱掉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运用了
拟人的修辞手法。()
2.“海底有声音吗?海底有各种动物发出的细微的声音。”
这是一个设问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习 第一章“汉语拼音“《第二节:拼写规则和音变》教学课件.pptx
- 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习 第一章“汉语拼音“《综合练习》教学课件.pptx
- 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习 第一章“汉语拼音”《第三节:轻声和儿化》教学课件.pptx
- 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习 第二章“汉字“《第二节:查字典和理解字义》教学课件.pptx
- 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习 第二章“汉字“《第三节:多音字、同音字、形声字和形近字》教学课件.pptx
- 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习 第二章“汉字“《第一节:笔画、笔顺、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教学课件.pptx
- 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习 第二章“汉字“《综合练习》教学课件.pptx
- 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习 第三章“词语“《第二节:同(近)义词和反义词》教学课件.pptx
- 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习 第三章“词语“《第六节:对联》教学课件.pptx
- 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习 第三章“词语“《第三节:词语的搭配和逻辑归类》教学课件.pptx
- 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习 第四章“句子“《第一节:句子的类型》教学课件.pptx
- 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习 第五章“名言警句、文学常识和名著知识“《名言警句、文学常识和名著知识》教学课件.pptx
- 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习 第五章“名言警句、文学常识和名著知识“《综合练习》教学课件.pptx
- 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习 第六章《古诗词 综合练习》教学课件.pptx
- 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习 第六章《古诗词》教学课件.pptx
- 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习 第七章“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第二节:综合性学习》教学课件.pptx
- 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习 第七章“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第一节:口语交际》教学课件.pptx
- 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习 第七章“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综合练习》教学课件.pptx
- 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习 第八章“阅读理解”《第八节:诗歌文言文类文章阅读》教学课件.pptx
- 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习 第八章“阅读理解”《第二节:写人叙事类文章阅读》教学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