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染色体基数(X):某些动植物以祖先中若干个基本种的染色体组。普通小麦(异源六倍体):2n=6X=42.5.单倍体:含有配子染色体数目的细胞或个体。对二倍体:n=X,四倍体:n=2x.6.二倍体(diploid):含有二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或细胞。2n=2X7.多倍体(polyploid):细胞或个体中的染色体组数多于二个。三倍体:2n=3X,四倍体:2n=4X。8.一倍体(monoplood):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或细胞。如蜜蜂的雄蜂x=16。
第63页,共10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自然界常见的是二倍体生物第64页,共10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整倍体及其遗传特征1.单倍体产生:①无融合生殖;②花粉培养、子房培养等。遗传表现①一般不能正常发育:体型小、生活力弱。②高度不育:没有联会,无规律分离。应用①获得纯合二倍体(双单倍体,amphihaploid)。②研究基因突变。第65页,共10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单倍体形成的原因生物自发产生。原因是生殖过程不正常,如孤雌生殖或孤雄生殖。多数单倍体是孤雌生殖的结果。如番茄、棉花、小麦、油菜、家鼠、蝾螈等动植物中均发现有单倍体存在。高等动植物中自发出现单倍体的频率极低,如玉米出现单倍体的频率仅有0.0005%。人工创造单倍体。通过诱变、花药培养等可直接获得单倍体。植物花药的培养是产生单倍体最成功的技术之一,即在小孢子有丝分裂时取出花药,在培养基上即可培养成植株。组培技术:花药培养第66页,共10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显著小型化。与二倍体相比,高等生物单倍体的细胞、组织、器官和整个植株均较正常个体弱小。除此而外,单倍体也会产生新的性状。高度不育。单倍体结实率极低。原因是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不能正常联会和分离,从而使形成的配子高度不育,这也是鉴别单倍体的重要标志。低等生物:单倍体是大多数低等植物生命的主要阶段,故不存在育性的问题。如苔藓的配子体世代。遗传表现第67页,共10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单倍体的应用培育完全纯合的品系,缩短育种进程。单倍体→二倍体,不育→可育;基因单个→两个,成为一个完全纯合的个体。用于研究基因的性质及其作用。单倍体中每个基因都是成单的,不论显隐性都可表达,是研究基因及其作用的良好材料。分析染色体组之间的同源性。单倍体母细胞减数分裂时异源联会的研究,分析各个染色体组之间的同源或部分同源的关系。异源多倍体常有部分同源→单倍体Ⅰ+部分同源染色体。第68页,共10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多倍体①同源多倍体同源三倍体无籽西瓜、香蕉。同源四倍体花生、马铃薯。②异源多倍体异源四倍体普通烟草。异源五倍体异源五倍体小麦(普通小麦和圆锥小麦)异源六倍体普通小麦。异源八倍体等小黑麦。第69页,共10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①同源多倍体概念:具有3个以上相同染色体组的细胞或个体。如曼陀罗4x=48香焦3x=33黄花菜3x=33。产生:a体细胞有丝分裂:染色体复制而细胞不分裂。b异常减数分裂:2n+2n→4n,2n+n→3n等。c机械损伤:如摘心、反复断顶等。d人工诱导:秋水仙素处理种子或幼苗等。第70页,共10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倒位染色体(inversionchromosome):指含有倒位片段的染色体。倒位杂合体(inversionheterozygote):指同源染色体中,有一个正常而另一个是倒位染色体的生物个体。倒位纯合体(inversionhomozygote):指同源染色体中,每个染色体都含有相同的倒位片段且倒位类别相同的生物个体。第31页,共10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倒位的细胞学鉴定细胞学特征同源染色体联会时:倒位区段过长——倒过来配对,其余游离倒位区段较短——正常部分配对,其余不配对倒位区段适中——形成倒位环注意区分倒位环与缺失、重复环的结构差异倒位纯合体无明显细胞学特征第32页,共10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33页,共10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倒位杂合体的“倒位环”倒位环是由一对染色体形成(而缺失杂合体或重复杂合体的环或瘤则是由单个染色体形成)。第34页,共10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35页,共100页,星期日,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