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4单元《14.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优质课(22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4单元《14.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优质课(22张PPT)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堂导入:仰望星空这一天/我开始仰望星空/发现/星并不远/梦并不远/只要你踮起脚尖我相信有一双手/把我轻轻牵到你的跟前/我相信有一根线/将梦想与现实相连

关增建五部著作自述有云介绍作者1956年生,科学史博士,1984年入中国科技大学读研究生,师从李志超、钱临照教授。毕业后入郑州大学工作,1995年任郑州大学文博学院院长,同年破格晋升教授。2000年调入上海交大,现为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物理思想探索》《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纲·理化卷》《世界著名科学家传》《中华文明史话丛书·计量史话》《世界著名发明家传》在已有的成果中,对中国古代物理思想和计量史的研究,偶得风气之先;对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阐释,树碑与毁庙并存,唯以取得合理解释为追求。治学取向向往兼容并包,对科学史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亦颇感兴趣。希望在科学史研究的道路上,能够有所收获。

成语1.波澜起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扣人心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深蒂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相形见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日月星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一针见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水面上的水波泛起时的样子。原指波浪四起,常用比喻义,指文艺作品情节曲折。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也说根深柢固。跟另一人或事物比较之后,显出了不足。人类对宇宙行星的统称。比喻文章、说话直截了当,切中要害。

新知讲解科学史是科学和科学知识,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历史发展的研究。我们称之为“历史”的东西,总是那些被人“讲”出来的东西。每一种“历史叙述”的背后,都隐含着叙述者的一套历史“观念”。这套“观念”支配着历史叙述者和历史学家去选择讲什么、不讲什么,支配着他们如何讲、如何编排形形色色的历史“事实”。就科学史而言,这套观念首先和主要的是“科学”的观念,其次还有“历史观”,不同的“科学观”和“历史观”决定了科学史叙述的不同范围、不同内容和不同方式,就将写出不同类型的科学史来。

分析文章结构,理解文章内容1.自读课文,划分文章的结构。提示:第一部分(第1段):从日心说与地心说之争引出浑盖之争。第二部分(第2~9段):介绍我国古代天文学的四种观点。第一层:介绍“天圆地方”说。第二层:介绍并评价宣夜说。第三层:介绍并评价盖天说。第四层:浑天说出现,浑盖之争揭幕。任务活动一

第三部分(第10~15段):具体介绍浑盖之争。第一层:扬雄批驳盖天说。第二层:王充批驳浑天说。第三层:葛洪、何承天为浑天说辩解。第四层:浑盖之争的争论之热烈。第五层:浑盖之争的原则与特点。第四部分(第16段):评价浑盖之争的作用与意义,收束全文。

对宇宙结构的认识,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人很早就形成了自己对宇宙形状的认识,一开始,人们主张“天圆地方”,认为天是圆形平盖,在人的头顶上方悬置,地是方的,静止不动。但这种认识并没有形成系统的学说,因为它本身存在着比较明显的漏洞。正因为如此,当曾子的学生单居离向他询问是否果真“天圆地方”时,曾子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如诚天圆而地方,则是四角之不掩也。”(《大戴礼记·曾子天圆》)曾子并不否认“天圆地方”说的存在,但他认为那说的不是天地具体形状,而是天地所遵循的规律。他引述孔之语,把“天圆地方”说成是“天道曰圆,地道曰方”,即天所遵循的规律在性质上属于“圆”,转动不休;地遵循的规律在性质上则属于“方”,安谧静止。孔子师徒的说法,固然可以弥补“天圆地方”说在形式上的缺陷,但这种修补却也使该说丧失了作为一种宇宙结构学说而存在的资格,因为它所谈论的已经不再是天地的具体形状了。(教材101页《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第二段)

2.完成下面的表格内容;在个人探究的基础上,小组集思广益,整理出一份小组的最佳答案,并派一名代表展示探究成果。①没有形成系统的学说。②存在着比较明显的漏洞学说基本观点优缺点历史贡献天圆地方说天是圆形平盖,在人的头顶上方悬置,地是方的,静止不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很早就形成了对宇宙形状的认识

①对宇宙结构的认识,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重要内容之一。②中国人很早就形成了自己对宇宙形状的认识,

文档评论(0)

112092338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