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诗词大赛(小学组)决赛试题及答案.docxVIP

中小学生诗词大赛(小学组)决赛试题及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小学生诗词大赛(小学组)决赛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诗词基础题

一、诗词名句默写(每题5分,共25分)

1.随风潜入夜,()。

答案:润物细无声。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描绘了春雨在夜间悄然滋润万物的情景,体现了春雨的柔和与珍贵。

2.(),直挂云帆济沧海。

答案:长风破浪会有时。此句出自唐代李白的《行路难·其一》,表达了诗人在困境中依然保持着对未来的信心和追求理想的豪情。

3.儿童相见不相识,()。

答案:笑问客从何处来。它是唐代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中的诗句,以儿童的天真无邪,衬托出诗人久客回乡的陌生和感慨。

4.(),淡妆浓抹总相宜。

答案:欲把西湖比西子。出自宋代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诗人将西湖比作西施,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西湖无论晴雨都美丽动人的特质。

5.粉骨碎身浑不怕,()。

答案: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代于谦的《石灰吟》中此句借石灰来表达自己坚守高洁品格,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的决心。

二、诗词作者匹配(每题3分,共15分)

1.《春晓》——A.李白B.孟浩然C.王维

答案:B。《春晓》是孟浩然的经典诗作,语言清新自然,通过描写春天早晨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怨以及对美好大自然的热爱。

2.《静夜思》——A.李白B.杜甫C.白居易

答案:A。《静夜思》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短短四句,用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勾勒出了客居他乡的诗人在深夜无法入眠、短梦初回的情景,抒发了深深的思乡之情。

3.《草》——A.贺知章B.刘禹锡C.白居易

答案:C。《草》又名《赋得古原草送别》,是白居易十六岁时的作品。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4.《登鹳雀楼》——A.王之涣B.王昌龄C.岑参

答案:A。《登鹳雀楼》是王之涣的千古名篇,短短二十字,意境雄浑壮阔,富有哲理,激励人们要有不断进取、高瞻远瞩的精神。

5.《望庐山瀑布》——A.杜甫B.李白C.王维

答案:B。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充分体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三、诗词常识选择(每题4分,共20分)

1.以下哪个是词牌名?()

A.《咏柳》B.《清平乐》C.《登飞来峰》

答案:B。“清平乐”是常见的词牌名,有固定的格律和曲调。《咏柳》和《登飞来峰》是诗的题目。

2.唐代诗人中被称为“诗圣”的是()。

A.李白B.杜甫C.王维

答案:B。杜甫的诗歌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李白被称为“诗仙”,王维被称为“诗佛”。

3.“元曲四大家”不包括以下哪位?()

A.关汉卿B.王实甫C.白朴

答案:B。“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四位元代杂剧作家。王实甫也是元代著名剧作家,代表作有《西厢记》,但不属于“元曲四大家”。

4.下列诗句中,描写秋天景色的是()。

A.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B.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答案:B。“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出自唐代杜牧的《山行》,描绘了秋天枫叶经霜变红的美丽景色。“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描写的是夏天的西湖景色;“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用春天的梨花来比喻冬天的雪景。

5.古代诗词中常提到的“岁寒三友”指的是()。

A.松、竹、梅B.梅、兰、竹C.松、菊、梅

答案:A。“岁寒三友”指松、竹、梅三种植物,因这三种植物在寒冬时节仍可保持顽强的生命力而得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高尚人格的象征。

第二部分:诗词理解与赏析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25分)

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句诗从描写的角度看是()。

A.视觉描写B.听觉描写C.视觉和听觉描写

答案:C。“两个黄鹂鸣翠柳”中“鸣”是听觉描写,写出了黄鹂鸟欢快的叫声;“一行白鹭上青天”是视觉描写,描绘了白鹭在蓝天中飞翔的画面。

2.下列对“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理解正确的是()。

A.劝朋友再喝一杯酒,因为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B.劝朋友多喝几杯酒,因为去了阳关就没有好酒喝了。

C.劝朋友不要再喝酒了,因为喝多了去阳关会难受。

答案:A。此句出自唐代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远行的依依惜别之情,劝友人再饮一杯酒,是因为友人一旦西行出了阳关,就难以再遇到故旧亲人了。

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营造的氛围是()。

A.欢快愉悦B.孤独忧愁C.热烈奔放

文档评论(0)

欣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