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鲁尔区煤炭产业发展的自然和人文因素分析 .pdfVIP

德国鲁尔区煤炭产业发展的自然和人文因素分析 .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德国鲁尔区煤炭产业发展的自然和人文因素分析

引言:鲁尔工业区形成于19世纪中叶,百年来一直是德国的煤铁工业基地,

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

是德国乃至全世界的重要工

业区。本文主要介绍德国鲁

尔区兴起与衰落的自然以及

人文因素。

一、鲁尔区的崛起

(一)、自然因素

鲁尔工业区是德国,也

是世界重要的工业区。它位

于中德高地与北德平原相连的黄土地带,

历来就是东西交通要道,被称为“圣道”

(heiligeStrasse)。并且位于德国西部、莱茵

河下游支流鲁尔河与利珀河之间的地区。

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铁路交通非常发达,

公路密度更居世界之首。便利的交通条件

为鲁尔区的崛起提供了重要条件之一。

而临近丰富的铁矿资源更为鲁尔区的

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从海外进口瑞典、

俄罗斯的铁矿石到荷兰鹿特丹港再经过莱

茵河源源不断地运到鲁尔区。另外通过陆上交通就近从法国洛林进口的铁矿也供

给着这座工业之城的运作。

鲁尔区位于中德平原,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炭地质储量为2190亿吨,

占全国总储量的3/4,其中经济可采储量约220亿吨,占全国90%。鲁尔区的煤

炭煤质好,煤种全,品位高,为优质硬煤田,露天煤矿丰富,可炼优质焦炭的肥

煤占储量的3/5,煤炭所含的灰分(为3~18%)和硫分(为0.5%~1.5%)都低,

发热量高,其中肥煤的发热量高达8600大卡/公斤。值得一提的是有利珀河往南

直至鲁尔河地区煤炭的开采条件堪称一流,尤其是接近鲁尔河地区甚至有露天煤

矿,大大省去了人工开采的麻烦。丰富的煤炭资源和临近铁矿的便利条件以及发

达的交通使得鲁尔区的工业偏向于重工业并且得以发展起来。

工业的发展一直离不开充沛的水源,重工业尤甚。莱茵河由南向北贯穿鲁尔

区,并在区内发展了利珀河和鲁尔河两条支流,为鲁尔区的煤铁工业提供了充足

的水源。

(二)、人文因素

鲁尔区既是生产中心,又是消费中心。以鲁尔区为核心,方圆100公里内,

是德国最大的消费核心,这里集中了5个50万~100万和24个10万~50万人

口的城市。鲁尔区生产的70%以上的煤炭和钢铁在此范围内加工、消费。埃森是

鲁尔区最大的工业中心,人口61.5万(1987年)。位于鲁尔区中部。早在19

世纪就成为鲁尔地区采煤、钢铁生产中心,后成为德国最大垄断集团——克虏伯

军工厂的发迹地。现为鲁尔区最大的机械制造和电气工业中心,轻重工业都发达。

杜伊斯堡人口55万,位于莱茵河与鲁尔河交汇处,是欧洲最大的河港,也是鲁

尔区对外联系的门户。莱茵河西岸,钢铁厂林立,在南北长17公里,东西宽7

公里的沿河狭长地带,集中了13个钢铁厂,拥有3000万吨钢铁生产能力,所以

杜伊斯堡有“钢铁城市”的称号。此外,重型机械、炼油、石化、有色金属冶炼、

造船等工业也很发达。多特蒙德位于鲁尔区东部,多特蒙德—埃姆斯运河的迄点。

人口59万。是鲁尔区发展历史悠久的采煤、钢铁工业中心,随着鲁尔区钢铁工

业的西移,这里发展成多种工业中心,以啤酒酿造、重型机械、化学和电子工业

最重要。此外西欧的发达工业也为鲁尔区工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除去重大的经济意义,鲁尔区对于德国还有着深刻的政治以及军事意义。它

是德国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兵工厂,战后又成为联邦德国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根据

地。所以,伴随着两次世界大战,在德国政府的支持下,德国鲁尔区俨然成为了

世界级的工业重镇。

二、鲁尔区的衰落

鲁尔区的衰落主要是人文因素造成的。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20世纪50年

代以后,随着石油和天然气的广泛使用,煤炭的能源地位逐渐下降,从而直接导

致煤炭的市场需求量的下降,这是造成煤炭工业的衰落的主要原因。由于生产结

构单一,鲁尔区的工业生产以煤炭工业为基础,钢铁工业为主导,高度集中于五

大传统工业部门。在这样的生产结构中,如果某一工业部门生产衰落,将引起全

区生产的衰落。所以煤炭能源地位的下降也带来了鲁尔区的衰落。此外,世界钢

产量大增,竞争激烈以及钢材替代产品的广泛应用造成了世界性的钢铁过剩,鲁

尔区失去了广阔的消费市场。由于煤铁产业给环境带来的破坏也迫使鲁尔区的工

业已在缩水。而给予鲁尔区传统工业致命一击的是新技术革命的冲击。这是传统

工业区衰落的根本原因。

三、园区的重建

20世纪60年代,鲁尔区开始进行调整工业结构与布局,发展第三产业和优

化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综合整治。

文档评论(0)

175****969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