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太平记》测试题带答案
1.《太平州新学记》的作者是谁?
答案:王安石。
2.《太平州新学记》中提到的太平新学位于哪里?
答案:子城东南。
3.太平新学是在哪位官员的请求下建立的?
答案:司农少卿建安李侯定仲。
4.李侯在治理太平州时采取了什么策略?
答案:宽以有制,静以有谋。
5.太平州的大姓为何愿意出钱兴学?
答案:愿兴学以称侯意。
6.李侯为新学建造了多少间房屋?
答案:一百间。
7.李侯为防止水患采取了什么措施?
答案:为防环之。
8.李侯为学者提供了多少顷田地?
答案:二十顷。
9.《太平州新学记》中,新学的建筑特点是怎样的?
答案:闳壮丽密。
10.“学之不可以已也久矣”这句话表达了什么观点?
答案:学习不应该停止已经很久了。
11.王安石在文中通过“为吏者”与“为士者”的对比,意在突出什么?
答案:突出李侯的贤能及士人不知所以学的现状。
12.王安石认为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答案:一天下之学者至于无讼而止。
13.下列哪项不是王安石在《太平州新学记》中强调的?
A.学习的重要性
B.学习的内容和方法
C.学校的建筑风格
D.通过积累仁善来继承圣人之道
答案:C
14.《太平州新学记》的写作目的之一是什么?
答案:酬答州人感念李侯功劳,并让更多人铭记李侯的请求。
15.下列对“盖继道莫如善,守善莫如仁”理解正确的是?
答案:继承大道莫过于行善,坚守善行莫过于施行仁爱。
16.王安石认为,仁爱的施行应从何开始?
答案:自父子始。
17.“有闻于上,无闻于下”这句话揭示了什么问题?
答案:只听从君上的旨意,不去了解百姓的声音。
18.王安石在文中批评了哪种学习态度?
答案:只知学习却不知所以学。
19.李侯建州学的行为,在王安石看来,仅仅是为了提供可口之食、安逸之居吗?
答案:不是。
20.下列哪句话不是出自《太平州新学记》?
A.学之不可以已也久矣
B.仁之施,自父子始
C.世之为吏者,或不足以知此
D.八荒之内,四海之外
答案:D
21.王安石在文中提到的“造书者”是指谁?
答案:古代编写书籍的人。
22.“推仁而上之,以至于圣人之于天道”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思想?
答案:推行仁爱,上达于圣人遵循的天道。
23.下列对“学者之所当以为事也”理解正确的是?
答案:这是学者应当从事的事业。
24.王安石认为,百家之说兴盛、学者争辩不止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有闻于上,无闻于下,有见于初,无见于终。
25.“嗟乎!学之不可以已也久矣”这句话表达了王安石的什么情感?
答案:对长久以来学习被忽视的感慨。
26.下列哪项不是王安石在文中提到的学习的重要性?
A.统一士人思想
B.提高个人修养
C.传承圣人之道
D.获取功名利禄
答案:D
27.王安石认为,学者在学习过程中应积累什么?
答案:积累善行。
28.下列哪句话可以用来概括王安石在《太平州新学记》中的主要观点?
A.学无止境
B.仁爱为本
C.兴学以育才
D.圣人之道不可违
答案:C
29.王安石在文中通过李侯的行为,倡导了一种怎样的治国理念?
答案:通过兴学来培养人才,进而治国安邦。
30.下列对“而余说之不知,则是美食逸居而已者也”理解正确的是?
答案:如果不知道我说的这些道理,那么建州学就只是提供美食和安逸的居所罢了
。
31.王安石在《太平州新学记》中,对李侯的称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知道兴学的重要性且不费财伤民。
32.下列哪项不是王安石在文中提到的士人应有的学习态度?
A.勤奋学习
B.勇于实践
C.盲目跟从
D.善于思考
答案:C
33.“治平四年九月四日,临川王某记”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答案:文章的写作时间和作者。
34.王安石认为,学者在学习过程中应如何对待圣人之道?
答案:应贯穿理解,不断实践,以传承和发扬圣人之道。
35.下列哪项不是王安石在《太平州新学记》中提到的学习的好处?
A.统一思想
B.增强国力
C.个人成名
D.培养品德
答案:C
36.王安石在文中提到的“为田二十顷,以食学者”体现了什么思想?
答案:体现了对学者的关怀和支持,希望他们能专心学习,无后顾之忧。
37.下列对“故余于其求文,而因以告焉”理解正确的是?
答案:所以我借他请求我写文章的机会,把这些道理告诉他。
38.王安石在《太平州新学记》中,通过对比“为吏者”和“为士者”,旨在强调什么
?
答案: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