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语11秋《中外文化交流史》第二阶段导学资料.pdf

北语11秋《中外文化交流史》第二阶段导学资料.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语11秋《中外文化交流史》第二阶段导学资料

I、本阶段学习内容概述

本阶段学习内容包括了教材的第五、六、七章三章内容,主要讲述了从佛教东传看文化变异、大唐盛世的多

元文化、中国文化对日本的重大影响。第二阶段主要是讲述了佛教传入中国的基本情况、唐以来四大发明的向外

传播和遣隋使遣唐使,这三节是重要知识点,需要熟练掌握。

本章的内容有:

第五讲从佛教东传看文化变异讲述佛教用语、佛寺建筑、佛菩萨造型、佛教传入中国的基本情况、佛教

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阶段性、佛教与中华文化的融会。

第六讲大唐盛世的多元文化讲述唐代三百年概述、长安的国际化景象、唐代周边的民族与国家和唐以来

四大发明的向外传播。

第七讲中国文化对日本的重大影响讲述徐福东渡、弥生飞跃、遣隋使遣唐使、鉴真东渡。

II、重难点讲解

第五讲从佛教东传看文化变异

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中,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最早、范围最广、对中国的影响也最大。

本章不讲佛教的教义、教规,不讲佛教发展史,而是从双边文化的视角讲讲佛教传入中国的大致情况及其对中国

文化所产生的影响。

一、佛教用语和佛寺建筑

(一)佛教相关用语

1.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

大约公元1世纪左右,佛教分为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乘,为“承载”或“道路”之意,两者的主要区别在

于对佛教教义的解释和理解。大乘佛教对原来的佛教教义有所修改、发展和创新,认为三世十方有无数的佛,注

重经典学说,并以《般若经》、《维摩经》、《法华经》、《华严经》、《无量寿经》等为主要经典。小乘佛教保持佛教

原来的教义,以正统自居,以释迦牟尼为佛主,注重佛教的仪式崇拜,以《阿含经》为主要经典。

2.三世佛

佛教认为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故有三世佛。分为两种:横三世佛,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居左,娑

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居中,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居右;竖三世佛,现在佛释迦牟尼佛,过去佛燃灯佛,未来

佛弥勒佛。

3.佛、菩萨、罗汉

佛教中,根据修行的高低程度和觉悟不同,由高到低依次为佛、菩萨、罗汉。佛即佛陀的简称,意为觉。

佛教认为,觉有三种涵义:自觉、觉他(使众生顿悟)和觉行圆满。其中,觉行圆满是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佛

就是达到了这种最高境界;菩萨是只达到自觉和觉他两个境界,尚未达到觉行圆满,需到未来成就佛果的修行者。

寺院中常供奉的有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大势至菩萨等。罗汉,全称阿罗汉,即自

觉者,罗汉低于佛、菩萨,为第三等。

4.三藏法师

藏,原意为放书的篓筐。三藏,即经藏、律藏、论藏。经藏即经卷,指佛教经典,佛陀要义;律藏即条文,

指修炼所需遵循的规则、律条;论藏即佛学,指对佛教经典的理论阐释和议论。三藏法师即是对精通经、律、论

三藏者的尊称。又称三藏比丘、三藏圣师,或略称三藏。玄奘就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三藏法师。尊为玄

奘三藏。

5.沙弥、沙弥尼

沙弥是未满二十岁的出家男子,俗称“小和尚”。沙弥尼是未满二十岁的出家女子,俗称“小尼姑”。沙弥和

沙弥尼出家受十戒。

6.比丘、比丘尼:

比丘是满二十岁的出家男子,俗称和尚。比丘尼是满二十岁的出家女子,俗称尼姑。比丘和比丘尼出家受具

足戒。另有一种名称是“式叉摩那”,指沙弥尼成为比丘尼后前两年的称呼。

7.居士、沙门

居士是对一切在家修佛僧人的通称。沙门是对一切出家修佛僧人的通称。

8.舍利子:

简称舍利。原指佛祖释迦牟尼圆寂火化后留下的遗骨和珠状宝石样生成物。现将修行超众圆满的高僧圆寂后

的遗留物也称为舍利子。最著名的舍利子当属1986年在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发现的佛祖释迦摩尼的指骨舍利。

(二)佛寺建筑

1、寺庙本身的含义

寺本指古代衙门,是处理外交事务的地方。如汉代的弘儒寺。庙本指祭祖的地方,民间也叫祠堂。随着佛教

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渐渐用寺庙指称僧人生活、修行的场所。

2.僧伽蓝摩

简称伽蓝。从佛教的正规说法来说,寺庙应该叫僧伽蓝摩。这是梵语的音译。北魏时有《洛阳伽蓝记》,即

记载了洛阳当时寺庙、寺院的情况。

3.寺庙、寺院的相关别称

伽蓝;佛院;佛寺;佛刹;佛庵;僧刹;僧居;僧院;僧寺;僧庐;僧宇;僧庵;僧蓝;古刹;刹寺;宝

刹;寺庵;寺庙;寺刹;寺院;寺宁;禅寺;禅院;禅刹;宝刹;香刹;玉刹;灵刹;霞刹;寺刹;金刹;梵刹;

凤刹;梵宇;梵宫;梵居;梵林;梵城;檀林;禅宇;招提;拓提;阿兰若

文档评论(0)

xzbyw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化工高级工程师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8月13日上传了化工高级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