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VIP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1.小语摘录了下面一段文字,阅读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大运河源远流长,yùn育了历史文化名城扬州。清晨,河面波光粼粼,“壮丽东南第一州”的美丽画卷渐次展开,轮船穿梭不停,见证着这座城市______(日新月异周而复始)的改变。夜晚,城市的霓虹灯倒映其上,游船画舫推开平静的水波,人们感受着千年运河近在身边的气息。忙禄了一天的人们漫步于里运河畔,谈笑风生,为运河增添了无尽活力。

(1)请在田字格内用楷书或行楷抄写下面词语。

(2)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yùn育②粼粼

(3)找出并改正文段中的一个错别字。

改为

(4)请从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见证着这座城市(日新月异周而复始)的改变。

二、综合性学习

2.某校举行“中学生文明礼仪”主题教育活动。下面是活动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3月10日,校学生会研究决定在3月14日(星期五)下午4:00举行“文明礼仪伴我行”演讲比赛,比赛地点设在学校礼堂,要求全体学生参加,请你代学生会拟写一则通知。

(2)围绕“学生上课要不要给老师鞠躬、向老师问好”的问题,九年级某班举行了一场辩论会。下面是反方一辩的发言,请你作为正方辩手,写一段辩词进行反驳。

我认为没这个必要。让全体学生给老师鞠躬,表现出师生双方人格上的不平等。喊“老师好”也显得多余,我们能真正在内心尊重老师就行了,何必在乎形式呢?

你的辩词:

(3)一位同学撰写了一则有关主题教育活动的报道。下面是报道的部分内容,请你读后完成小题。

过去,有些毕业生在离校前为表达对母校的情感,喜欢在教室的墙壁、课桌上签名留言,学校公共财物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A]自从学校开展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后,使同学们告别了这一陋习。临近毕业,[B]九(2)班同学发动了“校服签名纪念”活动,以表达对母校的深厚感情。同学和老师们欣然在大家的校服上题字、签名,留下美好祝愿。刘义同学说:“毕业了,我们的校服就要脱下了,但脱不下的是同学的真挚友谊,忘不掉的是老师的深厚恩情。同学和老师们的祝福写在校服上,必将成为我们珍贵的记忆。”

①画线句[A]有语病,可修改为。(不得改变原意)

②画线句[B]中,“”一词使用不当,可以改成“”。

三、名句名篇默写

3.学校组织古诗文朗诵会,小语和小文被选为主持人,请你帮他们将开场词中的古诗文补充完整。

小语:历史的长河,川流不息。在这片肥沃而灵秀的土地上,古诗文的光华熠熠生辉。

小文:“乱花渐欲迷人眼,①”《钱塘湖春行》,这是欣欣向荣的中国。“岸芷汀兰,②”,《岳阳楼记》春天的中国花草相映,生机盎然。用爱守护“芳草鲜美,③”《桃花源记》的人间奇景。

小语:边疆的酷寒,在诗人眼中化作了春的浪漫,“④,⑤”(《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破碎的山河,也无法阻挡文天祥以死明志的呐喊:“⑥人生自古谁无死?。”(《过零丁洋》)

小文:中华诗文,光辉照亮未来前行的路,我们无惧风雨,阔步向前!

四、文言文阅读

“文人风骨犹存”诗文品鉴活动。

◎材料一

清平乐

张炎①

兰曰国香,为哲人出,不以色香自炫,乃得天之清者也。楚子②不作,兰今安在?得见所南翁枝上数笔,斯可矣。赋此以纪情事云。

孤花一叶,比似前时别。烟水茫茫无处说,冷却西湖残月。贞芳只合深山,红尘了不相关。留得许多清影,幽香不到人间。

注释:①张炎,南宋词人,从小生活在都城临安,宋亡后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②楚子,即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人。流放陵阳九年,在陵阳兰溪开辟兰草园。《离骚》中多有写兰花,开启了文人雅士咏兰颂兰的先河。

◎材料二

所南字忆翁,初名某,宋亡乃改名思肖,即思赵。画兰不画土,人询之,则曰:“地为番人夺去,汝不知耶?”疾时属其友唐东屿曰:“思肖死矣,烦公书一位牌曰:‘大宋不忠不孝郑思肖。’”语讫而绝。

贵要者求其兰,尤靳不与。庸人孺子颇契其意者,则反与之。

邑宰求之不得知其有田因胁以赋役取。先生怒曰:“头可断,兰不可画!”

(选自《宋遗民录》有删改)

4.根据材料二语境,解释以下加点字。

①疾时属其友唐东屿曰②语讫而绝③尤靳不与

5.古诗词中描摹景物有含蓄凝练之美,常运用各种方法来表现景物特征。请你任选其一,结合材料一内容,分析其表达效果。

方法一:限定副词显形象。“贞芳只合深山”方法二:形容词中藏深意。“冷却西湖残月”

6.材料二中画横线部分需要断句,从下列A—D中选出正确的两处。

邑宰求之A不得B知其有田C因胁D以赋役取

7.材料一中“孤花一叶,比似前时别”句,能否从材料二中得到印证?请结合材料二的相关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8.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教育教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人位于省会城市,中学高级教师,教龄21年,擅长教育教学类相关知识与技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