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年第二季度围术期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分析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院围期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2024年第三季度对围术期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评论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一、检查标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4号、2015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相关法律法规和临床指南。
二、检查方法:通过PASS临床药学管理系统软件,抽取2025年04月01日至2025年06月30日之间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病历共计500例,其中Ⅰ类切口手术病历199例,Ⅱ类切口手术292例,进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价分析。
三、检查的结果:
数据来源:HIS系统抽取围术期医嘱,样本量:500例(手术类型:XX例普外科/XX例骨科等)。
合理率统计:
总医嘱数:XX条|合理医嘱:XX条(XX%)|不合理医嘱:XX条(XX%)
科室分布(前3位):
普外科:XX%不合理率|骨科:XX%|心外科:XX%
(合理率及科室分布图表)
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1:骨科关节置换术??
?医嘱内容:术前0.5h头孢曲松2givgtt,术后续用7天。
?不合理点:违反《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关节置换术推荐头孢唑林,头孢曲松覆盖G-菌不必要。
术后疗程超规(应≤24h)。
风险:增加耐药菌、二重感染风险。
案例2:胃肠术后镇痛方案??
医嘱内容:芬太尼贴剂(25μg/h)术后即刻使用+曲马多注射液prn。
不合理点:
芬太尼贴剂起效慢(12-24h),无法满足急性术后镇痛需求。
未优先选择多模式镇痛(如联合NSAIDs)。
存在主要问题汇总及分析:
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详情(柱状图)
具体存在问题
存在该问题的病人数量
占不合理病人比例(%)
手术预防用药疗程不合理
47
67.74%
选药不合理
15
24.19%
预防药物更换不合理
3
4.84%
联合预防用药不合理
1
1.61%
术前给药时机不合理
1
1.61%
1.选药不合理:
1.1部分科室围术期预防性用药品种选择不适宜,不适宜品种主要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以及左氧氟沙星、苯唑西林、青霉素等。I类切口手术部位无污染,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当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或涉及重要脏器,以及当患者有感染高危因素时可以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Ⅱ类切口手术部位存在大量菌群,手术时可能污染手术部位致感染,通常需预防用抗菌药物。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I、Ⅱ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推荐选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如果患者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可用克林素霉。
1.2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疗程较长:
根据点评结果,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疗程较长,均达到5天以上,甚至部分科室抗菌药物从入院用到出院,预防疗程长达十余天。清洁手术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清洁-污染手术和污染手术的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小时,污染手术必要时延长至48小时。过度延长用药时间并不能进一步提高预防效果,且预防用药时间超过48小时,耐药菌感染机会增加。
1.3术前给药时机不合理:
个别患者围术期术前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时机过早,入院即给予抗菌药物。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应在皮肤、黏膜切开前0.5~1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给药。
1.4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指征:
部分医生将抗菌药物作为预防感染的最终有效手段是不正确的,应该注重严格的消毒技术与无菌操作,抗生素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因此,医生应该综合评估手术范围的大小、时间的长短、是否有植入物、是否有免疫缺陷疾病等易感因素再考虑是否需要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
整改措施:
各科要加强围手术期手术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在考虑医疗安全的情况下能尽量减少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
1.加强教育培训
1.1给药方法要按照2015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有关规定,静脉输注应在皮肤、黏膜切开前0.5~1h内或麻醉开始时给药,在输注完毕后开始手术,保证手术部位暴露时局部组织中抗菌药物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沾染细菌的药物浓度。如手术时间超过所用药物半衰期的2倍以上,或成人出血量超过1500中应追加一次。
1.2严格控制术后给药时间。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手术时间较短(2h)的清洁手术术前一次即可。如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超过所用药物半衰期的2倍以或成人出血量超过1500ml,术中应追加一次。清洁手术的预防用时间不超过24小时。心脏手术可视情况延长至48小时。清洁-污手术和污染手术的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小时,污染手术必要时延长至48小时。延长用药时间并不能进一步提高预防效果,且预防用时间超过48小时,耐药菌感染机会增加。如无特殊原因,医生必把预防使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