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七年级期末文言文阅读测试卷(寓言故事解析):文言文阅读技巧解析.docx

2025年七年级期末文言文阅读测试卷(寓言故事解析):文言文阅读技巧解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5年七年级期末文言文阅读测试卷(寓言故事解析):文言文阅读技巧解析

一、文言文字词解释(每空1分,共10分)

1.①其妻归,怒,自以为失计。(《愚公移山》)

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愚公移山》)

③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

④虽北山愚公,年且九十,面山居,而心不惩者,以其志在()山也。(《愚公移山》)

⑤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

⑥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⑦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⑧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⑨操蛇之蛇闻其声,惧其志,止而观之。(《愚公移山》)

⑩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二、文言文句子翻译(每空2分,共10分)

1.①愚公移山。

②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③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④操蛇之蛇闻其声,惧其志,止而观之。

⑤且焉置土石?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且焉置土石?/②且焉置土石?

B.①虽北山愚公,年且九十/②虽人病且死

C.①寒暑易节/②始一反焉

D.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②操蛇之蛇闻其声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①其妻归,怒,自以为失计。

B.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C.③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D.④虽北山愚公,年且九十

3.下列对文言文句子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操蛇之蛇/闻其声/惧其志

B.操蛇之蛇/闻其声/惧其志

C.操蛇之蛇/闻其声/惧其志

D.操蛇之蛇/闻其声/惧其志

4.下列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B.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C.操蛇之蛇闻其声,惧其志,止而观之。

D.且焉置土石?

5.下列关于文言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愚公移山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决心,就能实现目标。

B.愚公移山的故事赞扬了愚公的毅力和勇气。

C.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D.愚公移山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愚公的赞美之情。

四、文言文翻译(每空2分,共10分)

1.①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②故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③盖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④是故,敌国畏之,天下莫能与之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⑤故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五、文言文理解与分析(每题5分,共10分)

1.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故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深矣,故循其迹而迹之,察其所由,可以知敌。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故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②夫战,勇气也。()

③故循其迹而迹之,察其所由,可以知敌。()

(2)下列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强调的是地理环境对战争的影响。

B.文中提到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指的是士兵的士气变化。

C.文中通过对比“天时、地利、人和”的重要性,说明了战争胜利的关键。

D.文中强调的是通过观察敌人的行踪和路线来了解敌人。

2.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②亲戚畔之。()

③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下列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强调的是得道与失道对战争胜负的影响。

B.文中提到的“亲戚畔之”是指亲戚背叛。

C.文中通过对比“得道、失道”的情况,说明了战争胜利的关键。

D.文中强调的是君子在战争中必胜的原因。

六、文言文比较阅读(每题5分,共10分)

1.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

文档评论(0)

138****526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