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ICS65.020.20
B38
DB42
湖北省地方标准
DB42/T627—2010
中药材黄连种苗
Chineseherbalmedicines-Coptischinesisseedling
2010-04-08发布2010-05-08实施
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42/T627—201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利川市清江黄连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提出。
本标准由湖北省种子管理站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武汉大学、利川市清江黄连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湖北省利川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湖北省利川市黄连协会。
本标准起草人:王跃进、王有为、孙先忠、尹长明、牟来明。
】
Il
DB42/T627—2010
引言
利川市属鄂西南边陲,是云贵高原东部延伸,属典型的山地气候,独特的地理环境为喜冷凉湿的黄连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为全国著名的“黄连之乡”。其黄连产量占全国年总产量的40%,与重庆石柱所产黄连同居全国第一位,湖北省境内黄连种植其种子基本来源于利川市。因此,本标准主要参照利川黄连种苗相关依据起草。
为了规范黄连种苗生产、贮藏、销售,使黄连这一名贵中药材资源的开发利用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特制订本标准。
1
DB42/T627—2010
黄连种苗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黄连种苗的术语和定义、要求、检验以及包装、标签、标志、贮存和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湖北省鄂西境内的黄连种苗。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9847-2003苹果苗木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第75号
《产品标识标注规定》国家技术监督局172号(1997)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黄连rhizomaCoptidis
为毛莨科植物黄连(CoptischinensisFranch)的干燥根。
3.2
黄连种苗coptischinesisseedling
为毛莨科植物黄连(CoptischinensisFranch)的幼苗。
3.3
苗高heightofyoungplant
种苗植株在自然生长状态下,从根与茎结合部至种苗最高一片叶子顶端的高度。
3.4
叶片数numberofleaf
种苗植株上着生的所有叶片数。
3.5
整体感wholedisplay
种苗植株的外形整体感观,包括植株的长势、茎叶色泽、健康状况、缺损情况等。
3.6
根系状况stateofrootsystem
根的丰满程度、颜色、新鲜感等。
3.7
病虫害pestanddiseasedamage
种苗植株受病虫危害及携带病虫的情况和程度。
4要求
4.1根系状况
根系发达粗壮,新鲜无腐烂。
2
DB42/T627—2010
4.2整体感
叶绿色,植株完整无损伤。
4.3病虫害
无检验性病虫害。
4.4分级
种苗质量分级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黄连种苗质量要求
项目
级别
一级
二级
三级
品种纯度(%)
98
苗高(cm)≥
8
7
6
叶片数(片)≥
10
8
6
5检验
5.1检验方法
5.1.1根系状况目测。
5.1.2整体感目测。
5.1.3病虫害
首先进行目测,主要看有无病症及害虫为害症状,如发现病症或症状,则应进一步用显微镜镜检病原体或害虫,若检测到检疫性虫害则应进一步分离培养鉴定。检验结果记入附录A规定的记录表中。
5.1.4品种纯度
将样品种苗用肉眼观察,将其形态特征比照黄连种苗的形态特征,若两者相同的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种苗纯度按式(1)计算
…………
(1)
5.1.5苗高
用直尺测量,检测数值精确到0.1cm。
5.1.6叶片数
目测计数,检测数值应为整数。
5.2检验规则
种苗质量的检验应于种苗出圃时在苗圃中检验。
5.2.1组批
同一时间、同一地点采挖的种苗为一批。
5.2.2抽样
按GB9847-2003规定的方法进行。
6包装、标签、标志、贮存和运输
DB42/T627—2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J50_T-221-2023 建设工程绿色施工与评价标准.docx
- DBJ50_T-091-2023 建设工程造价电子数据存储与交换标准.docx
- DBJ50_T-087-2023 建筑施工起升式外防护架安全技术标准.docx
- DBJ50_T-064-2022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标准.docx
- DB64_T 2119-2025 消费品召回管理工作规范.docx
- DB41_T 2799-2024 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规范.docx
- DB51_T 3266-2025 微态激发节能涂层技术规范.docx
- DB65_T 8002-2023 农村公共厕所建设技术规程.docx
- DBJ50_T-043-2024 工程勘察标准.docx
- DB54_T 0432-2025 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范.docx
- DB63_T 2407-2025 不同时效降雨量等级图形产品规范.docx
- DBJ50_T-167-2013 建筑外立面空调室外机位技术规程.docx
- DB63_T 2405-2025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资质认定评审工作规范.docx
- DB51_T 3264-2025 眼晶状体辐射量的测定 X和γ辐射.docx
- DB51_T 3247-2025 人工公益林质量评价技术规范.docx
- DB46T 382-2016 中药材种子高良姜.docx
- DB64_T 2134-2025 水文监测安全防护规范.docx
- T_CACM 1413-2022 智能中药房建设规范.docx
- DB41_T 2805-2025 医疗机构放射诊疗场所建设指南.docx
- DB63_T 2406-2025 高原山区地面烟炉人工增雨作业技术指标.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