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古诗词诵读离人心上秋(任务单)-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docx

课外古诗词诵读离人心上秋(任务单)-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6.9课外古诗词诵读学习任务单

———————核心任务:离人心上秋———————

学习目标

1.朗读诗歌,理解诗意,想象、整合画面。

2.品读诗句,知人论世,比较诗人抒发的情感。

3.积累诗句,积淀情感,体悟季节中的诗意。

学习资源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

任务一:朗读诗歌,进入情境

七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七言绝句全诗四句,每句七言,在押韵等方面有严格的格律要求。诗体起源于南朝乐府歌行或北朝乐府民歌,或可追溯到西晋的民谣,定型、成熟于唐代。自唐代以来,名篇佳句很多,咏史、怀古、议政事、抒抱负、诉幽怨、说友情……题材多样,精彩纷呈,七言绝句在诗歌各种体式中是最受欢迎的样式之一。

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诵读这四首诗歌,没有把握读准的字音要圈画出来。

寂寥()春朝()碧霄()

戍()夜阑()潼关()

2.七言绝句节奏:按意义可划分为“四三”,如“一夜征人/尽望乡”。也可以按节奏可划分为“二二二一”,如“唯见/长江/天际/流”;或“二二一二”,如“闻道/龙标/过/五溪”等。

听名家朗读录音,标注出朗读节奏,并尝试朗读。

3.古人吟诵是先有曲调的,虽有曲调,但不同于唱歌,因为吟诵的曲调是不固定的。也就是说,同一首诗可以用不同的曲调来吟诵。我们应先吟准字音,吐字清晰,做到所谓的“字正”,再通过拖音,使声腔饱满,做到所谓的“腔圆”,字正腔圆是对吟诵的基本要求,以此来感受诗歌的韵味。

标注韵脚:

用“○”标示出这四首诗的韵脚。

写出每首诗所押的韵。

韵脚在朗读的时候,是有拖音的。试读出每首诗的韵脚的韵味来。

任务二:理解诗意,比较求同

1.猜意图。结合旁批和阅读提示,理解诗意,猜一猜编者把这四首诗歌放在一组的原因。

2.理变化。学习第一组课外诵读古诗词时,我们了解了绝句是以表现心灵瞬间感受、情绪刹那变化见长的艺术。短短四句诗歌中,常常蕴含着诗人情致的转换。男女生分读每首诗歌的一二句和三四句,观察四首诗歌的内在变化。

3.绘秋景。《秋词(其一)》《夜雨寄北》《潼关》写了诗人在自然之秋的所见所闻,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写于诗人六十八岁时,可以说正处于生命之秋、人生之秋。那么他们眼里的秋天一样吗?诗人笔下展现了怎么的秋日图景?

诗人笔下的秋天……

刘禹锡:晴空一鹤排云上

李商隐:巴山夜雨涨秋池

陆游:夜阑卧听风吹雨

谭嗣同:秋风吹散马蹄声

示例:陆游笔下的秋天是凄清悲凉的,听,窗外寒风呼啸,冷雨潇潇,风雨笼罩了整个世界。

小结: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吟咏春天和秋天的诗歌数量庞大,因为这两个季节物候因变化而多彩。春天大地由“白茫茫一片”到万物复苏,各种美好的景观都能引发诗人的感叹和诗思;秋天正相反,天气由温暖宜人走向凄风冷雨,生命由蓬勃繁郁走向衰颓凋零。季节的更迭,景物的变幻,在诗人笔下就呈现出多样姿态。

任务三:比较意境,勾连整合

四首诗歌描绘了不同特征的秋天。哪一首诗歌中的景象“最秋天”?请你联系积累的有关秋天的诗句来佐证。

示例:陆游笔下的景色“最”秋天。杜甫有“风急天高猿啸哀”“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林黛玉哀叹“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鉴湖女侠秋瑾也感慨“秋风秋雨愁煞人”。最能让人感到秋意的是寒风冷雨,所以,陆游“夜阑卧听风吹雨”最秋天。

明媚的秋: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范仲淹

秋雨添愁: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曹雪芹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

秋风萧索: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李白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张籍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叶绍翁

任务四:聚焦字词,发现特征

1.秋天是多姿多彩、富于变化的季节,也是最惹人情思的季节。在上千首写秋天的诗歌中,这四首诗歌为什么能得到编者青睐,编在教材这一组课外古诗词诵读中呢?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诗句,发现诗人的妙笔巧思:重读加红词语,你有什么发现?

刘禹锡:晴空一鹤排云上

李商隐:巴山夜雨涨秋池

陆游:夜阑卧听风吹雨

谭嗣同:秋风吹散马蹄声

2.我们常常借用苏轼的评论来称赞一首好的诗歌往往是“诗中有画”,这四首诗歌营造出来的画面,不是静止的画,而是“动画”。这种“动”,触动了诗人,或者说诗人的情感与景物的动态同频共振,于是景象中便凝聚了作者的情感。

绝句中的诗中之画超越视觉的刹那,成为一种“动画”,有了动感,才便于抒情。感情的本性,就是和“动”分不开的

文档评论(0)

199****000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