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测试卷.docx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测试卷.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一、基础知识

1.看拼音写词语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yáowàng()

(2)jīngyíng()

(3)zīyuán()

(4)kuàngwù()

(5)ēncì()

2.选择正确的读音

(1)滥(làn/lán)用

(2)威(wēi/wéi)胁

(3)枯(kū/kǔ)竭

(4)滥(làn/láng)伐

3.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

(1)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我们不能随意______它。

A.滥用B.恩赐C.威胁D.恩赐

(2)他的投篮技巧非常好,真是______。

A.百发百中B.举一反三C.百折不挠D.百依百顺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只有一个地球》中,作者呼吁我们要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因为______。

二、阅读理解

1.阅读《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1)这篇课文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2)请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这句话的理解。

2.阅读《青山不老》

(1)文中提到的“山野老农”为什么值得我们敬佩?

(2)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3.阅读《桥》

(1)文章中老支书的形象是怎样的?请结合具体事例分析。

(2)这篇文章的结尾有何作用?

4.阅读《穷人》

(1)桑娜在故事中展现了怎样的品质?

(2)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穷人”这一主题的理解。

三、古诗文默写与赏析

1.默写《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______。

疑是地上霜,______。

举头望明月,______。

2.赏析《石灰吟》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精神?

(2)诗中的“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3.对比阅读《竹石》与《石灰吟》

两首诗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请分别分析两首诗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四、写作

1.命题作文

题目:我的环保行动

要求: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环保的短文,不少于300字。

2.看图作文

图画内容:一位小学生捡起地上的垃圾,放进垃圾桶。

要求:根据图画内容,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400字。

3.续写故事

题目:董存瑞的战友

提示:结合课文《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想象董存瑞的战友在战斗结束后如何继承他的遗志,继续战斗。

一、基础知识

1.遥望晶莹资源矿物恩赐

2.lànwēikūlàn

3.AA

4.我们不能随意的滥用和恩赐土地,因为它是神圣的。

二、阅读理解

1.表达了印第安人对土地的眷恋和热爱。

理解:土地是生命的根基,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它。

2.山野老农无私奉献,植树造林,造福子孙后代。

中心思想:保护环境,造福人类。

3.老支书无私无畏,舍己为人。

结尾作用:突出老支书的英雄形象,深化文章主题。

4.桑娜善良、勤劳、乐于助人。

理解:穷人的善良和坚韧是战胜困难的力量。

三、古诗文默写与赏析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表达了诗人不怕牺牲、坚守高洁的精神。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3.《竹石》借竹子表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精神,《石灰吟》借石灰表现了诗人高洁的品格和为国尽忠的决心。

四、写作

1.略

2.略

3.略

一、基础知识

1.遥望晶莹资源矿物恩赐

2.lnwikln

3.AA

4.我们不能随意的滥用和恩赐土地,因为它是神圣的。

二、阅读理解

1.表达了印第安人对土地的眷恋和热爱。

理解:土地是生命的根基,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它。

2.山野老农无私奉献,植树造林,造福子孙后代。

中心思想:保护环境,造福人类。

3.老支书无私无畏,舍己为人。

结尾作用:突出老支书的英雄形象,深化文章主题。

4.桑娜善良、勤劳、乐于助人。

理解:穷人的善良和坚韧是战胜困难的力量。

三、古诗文默写与赏析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表达了诗人不怕牺牲、坚守高洁的精神。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3.《竹石》借竹子表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精神,《石灰吟》借石灰表现了诗人高洁的品格和为国尽忠的决心。

文档评论(0)

135****02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