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高级中学名校试题
PAGE
PAGE1
安徽省九师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质检
历史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战国中晚期的竹简《汤在啻门》系统论述了治气、养生、治国思想的一体性;还提出五行、五曲、五谷等概念,并以五美、五恶传递德主刑辅、轻刑无伤的理念。这()
A.体现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核心主张
B.反映了法家“以法治国”的主导地位
C.表明儒家“德治”思想已被广泛接受
D.折射出诸子思想交融的时代特征
【答案】D
【解析】根据“系统论述了治气、养生、治国思想的一体性;还提出五行、五曲、五谷等概念,并以五美、五恶传递德主刑辅、轻刑无伤的理念”等信息可知,材料中的《汤在啻门》吸收了道家、阴阳家及儒家的思想,折射出诸子思想交融的时代特征,D项正确;材料强调多种思想的融合,并不单独强调道家思想,排除A项;“轻刑”的主张是吸收了法家慎刑的理念,但“以法治国”的主张与主旨不符,排除B项;材料涉及“五美、五恶传递德主刑辅、轻刑无伤”等儒家思想,但是并不涉及“德治”,更不能看出其被广泛接受,排除C项。故选D项。
2.汉文帝时,淮南王自以为与皇帝最亲,“逐汉所置吏,而请自置相、二千石。皇帝骫(枉;曲)天下正法而许大王”。汉景帝时,“梁孝王,景帝母弟,窦太后爱之,令得自请置相、二千石”。这说明当时()
A.中央对地方难以构成制度约束
B.中央集权面临潜在危机
C.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D.皇权专制受到严重挑战
【答案】B
【解析】据题干“逐汉所置吏,而请自置相、二千石。皇帝骫(枉;曲)天下正法而许大王”“梁孝王,景帝母弟,窦太后爱之,令得自请置相、二千石”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淮南王、梁孝王获得了设置官员的权力,折射出王国势力的膨胀,说明此时中央集权面临潜在危机,B项正确;材料只涉及部分王国取得了设置官员的权力,并不能说明中央已经难以约束地方,排除A项;材料仅涉及汉文帝、景帝时期诸侯王自置官吏的现象,并未直接体现出王国与朝廷矛盾激化的情况,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中央集权面临危机,并不是突出皇权专制受到挑战,排除D项。故选B项。
3.撰写判文(政府行政裁决文书)是唐朝官员入仕升迁的必备技能,因此,当时社会上“以判为贵,故无不习熟。而判语必骈俪,今所传《龙筋凤髓判》及《白乐天集·甲乙判》是也”。后世“世俗喜道琐细遗事,参以滑稽,目为花判”也是“以判为贵”的遗风。这一现象()
A.导致了文化重心的不断下移
B.反映出文学素养是选官首要标准
C.助推了社会文化教育的发展
D.有效提升了官僚集团的政治素养
【答案】C
【解析】据题干“以判为贵,故无不习熟”等信息可知,撰写判文成为了入仕升官的必要条件,因此社会上出现了“以判为贵”的现象,大家纷纷学习撰写判文,推动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C项正确;?文化重心下移?是指文化中心或文化权力的逐渐转移,从传统的精英阶层或上层社会向更广泛的社会群体,特别是大众和基层转移的现象,材料并未体现“下移”过程,排除A项;“首要标准”从材料中无从体现,材料只能看出撰写判文是唐朝官员入仕升迁的必备技能,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官员文学素养的提升,不涉及政治素养的提升,排除D项。故选C项。
4.宋太宗至道末年,赋税总收入为3559万贯,两税(夏税、秋税)为2321万贯;真宗天禧末年,赋税总收入为5723万贯,两税为2762万贯;神宗熙丰年间,赋税总收入为7070万贯,两税为2162万贯。北宋赋税的这一变化()
A.得益于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
B.表明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剧变
C.保障了国家财政的收支平衡
D.体现出封建经济的逐渐衰退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数据分析可知,北宋赋税总收入呈现增加趋势,但农业两税在总赋税中的占比有所下降,结合所学可知,这主要是因为宋朝商品经济发展,对财政的支撑作用增强,A项正确;北宋仍以农业为基础,商业税占比上升仅体现经济成分的调整,而非农业社会性质的“剧变”,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财政收入,不涉及财政支出,不能看出财政收支平衡,排除C项;非农业税增长恰是经济活力的体现,而非衰退,排除D项。故选A项。
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浙东北(ZDB)联盟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浙江省9+1高中联盟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
-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浙南名校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3-2024学年重庆市名校联盟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3-2024学年重庆市名校联盟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3-2024学年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2025学年安徽省A10联盟高二下学期3月阶段考(B)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2025学年安徽省蚌埠市A层高中高二下学期第四次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2025学年安徽省蚌埠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2025学年安徽省庐巢联盟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
- 2024-2025学年安徽省马鞍山市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2025学年安徽省省级示范高中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2025学年安徽省宿州市省级示范高中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质量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2025学年北京市北京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2025学年北京市昌平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2025学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2025学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一上学期期末练习历史试题.docx
- 2024-2025学年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2025学年北京市顺义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