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内科护理核心要点与实务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ATALOGUE
02
常见疾病护理规范
03
专科护理操作技能
04
用药安全管理体系
05
感染控制与预防
06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01
内科护理基础理论
01
内科护理基础理论
PART
内科护理定义与范畴
01
内科护理定义
内科护理是针对内科疾病患者进行的专业性护理活动,旨在帮助患者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恢复健康。
02
内科护理范畴
内科护理涉及内科疾病的预防、急性期和慢性期的护理、康复护理、健康教育等方面。
慢性病管理核心原则
长期护理
预防并发症
个性化护理
健康教育
慢性病病程长,需要长期的治疗和护理,护士应提供持续、全面的护理服务。
慢性病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情各不相同,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慢性病易导致各种并发症,护士应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及时预防和处理。
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是慢性病管理的重要措施。
内科护理发展现状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内科护理逐渐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患者为中心,更加注重患者的感受和体验。
护理模式转变
内科护理不断向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发展,涌现出许多内科护理专科领域。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内科护理领域也涌现出许多新技术、新方法,如护理信息化、远程护理等。
内科护理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为推动内科护理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
专科护理发展
新技术应用
国际交流与合作
02
常见疾病护理规范
PART
监测心电图变化,评估疼痛性质、部位、持续时间,遵医嘱给予硝酸甘油类药物,做好疼痛缓解措施。
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持续吸氧,监测生命体征,遵医嘱给予溶栓、抗凝、镇痛等药物治疗,备好急救器械。
评估患者心功能,记录出入量,遵医嘱给予利尿、强心药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协助患者采取半卧位休息。
监测血压变化,遵医嘱给予降压药物,指导患者低盐低脂饮食,保持情绪稳定,预防高血压危象。
心血管系统疾病护理
心绞痛护理
心肌梗死护理
心力衰竭护理
高血压护理
呼吸系统急症处理
评估患者呼吸困难程度,给予氧气吸入,保持呼吸道通畅,协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呼吸困难护理
监测呼吸频率、节律、深度,遵医嘱给予平喘、抗炎药物,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吸入器,避免过敏原。
保持呼吸道通畅,指导患者轻轻咳嗽,将血咳出,遵医嘱给予止血药物,密切观察咯血量和性质,预防窒息。
支气管哮喘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监测生命体征,遵医嘱给予呼吸兴奋剂、利尿剂等药物,备好气管插管和呼吸机。
急性呼吸衰竭护理
01
02
04
03
咯血护理
监测血糖变化,指导患者合理饮食、运动,遵医嘱给予降糖药物,预防低血糖和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
糖尿病护理
评估患者畏寒、乏力、皮肤干燥等症状,遵医嘱给予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注意观察药物副作用,及时调整剂量。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护理
评估患者甲状腺肿大程度、突眼程度,遵医嘱给予抗甲状腺药物,指导患者避免情绪波动,注意保护眼睛。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护理
01
03
02
内分泌代谢疾病管理
评估患者关节疼痛、肿胀程度,遵医嘱给予抗炎、止痛药物,指导患者合理饮食,避免高嘌呤食物,预防痛风发作。
痛风护理
04
03
专科护理操作技能
PART
无菌技术操作标准
保持手术室空气洁净,手术器械和敷料严格灭菌,手术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手术室无菌技术
进行静脉穿刺、动脉采血、导尿等操作时,需遵循无菌原则,避免感染。
穿刺部位无菌操作
处理伤口时,必须执行无菌操作,保持伤口清洁,防止交叉感染。
伤口护理无菌技术
无菌物品应存放在指定位置,定期检查有效期,确保无菌状态。
无菌物品管理
生命体征监测流程
体温测量
掌握正确的体温测量方法,包括腋温、口温、肛温等,及时记录体温变化。
01
脉搏监测
熟悉脉搏的正常范围和异常变化,通过监测脉搏评估患者的心率、节律等。
02
呼吸监测
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节律和深浅度,及时发现呼吸异常。
03
血压测量
掌握正确的血压测量方法,定期测量并记录血压值,以评估患者的循环功能。
04
危重患者转运规范
在转运前,对危重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确保转运安全。
在转运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随时准备处理突发情况。
转运到达目的地后,与接收人员进行详细交接,记录患者转运前后的病情、生命体征和注意事项等。
确保转运设备完好,如急救药品、氧气瓶、呼吸机等,以备不时之需。
转运前评估
转运途中监护
转运交接记录
转运设备准备
04
用药安全管理体系
PART
特殊药物使用监护
用药过程监护
观察患者用药后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确保用药安全。
03
对儿童、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严格遵医嘱用药,密切监测药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行政编制事业编制参公管理企业编制.doc VIP
- 参公、行政编制与事业编制的区别(修正版).docx VIP
- 22D701-3电缆桥架安装(26.9MB)(26.85MB)5ce2e72e69780631(1).pdf VIP
- 学堂在线 日语与日本文化 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危险化学品企业工艺平稳性关键SOP、一般SOP示例.pdf VIP
- 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第3版):热作用特种加工技术PPT教学课件.pptx
- 公、行政编制与事业5编制的区别(修正版).doc VIP
-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桥梁工程钢箱梁制造新工艺及关键技术.ppt VIP
- 社区矫正心理测试.docx VIP
- 西双版纳傣自治州“十三五”规划研究报告.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