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曲种知识概述.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昆曲、京剧、越剧、评剧、黄梅戏、秦腔、豫剧

1昆曲

代表故事:《十五贯》、《牡丹亭》代表人物:魏良辅,昆曲界的“曲圣”2京剧

代表故事:《定军山》、《贵妃醉酒》代表人物:

生:谭鑫培——〔至今已有七代人唱京剧〕中国第一部无声电影《定军山》

旦:梅兰芳——访美国、苏联等国家。得到两个文学博士学位,公认的第一个将中国京剧传到国外。

净:金少山——表演极佳,被称之为“十全大净”

丑:刘赶三——演出时候牵扯政治,《同光十三绝》之一。

越剧

代表故事:《山河恋》、《红楼梦》

代表人物:“十姐妹”尹桂芳、袁雪芬、筱丹桂、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竺水招、张桂凤、徐天红、吴小楼

评剧

代表故事:《杨三姐告状》、《花为媒》

代表人物:成兆才、筱白玉霜、凤霞、赵丽蓉

黄梅戏

代表故事:《天仙配》、《女驸马》

代表人物:严凤英、王少舫。“五朵金花”:马兰、吴琼、吴亚玲、杨俊、袁玫

秦腔

代表故事:《三滴血》《周仁回府》代表人物:刘毓中、孟遏云、苏育民7豫剧

代表故事:《穆桂英挂帅》、《花木兰》

代表人物:“五大名旦”常香玉、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

一、昆曲 2025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pu〕晃一郎在法国宣布,世界19个文化活动和口头文化表现形式,被授予首批“人类口

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其中就有中国的昆曲。昆曲的发源地昆曲,又称

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其中就有中国的昆曲。昆曲的发源地昆曲,又称昆山腔,是消灭于明代的一种兴戏剧样式,从16世纪晚期开头,它渐渐取代了以金元杂剧为代表的北曲杂剧在剧坛的中心位置,超过了其它南戏声腔,成为明代最重要的戏剧。昆曲发源于江苏昆山。现在的中国昆曲博物馆就建在江苏的昆山。

昆曲早期的艺人

提到昆曲,就能想到为昆曲事业做作出奉献的顾坚、魏良辅、梁辰鱼、汤显祖。

元代后期,南戏流经昆山一带,与当地语言和音乐相结合,经昆山音乐家顾坚的唱歌和改进,推动了它的进展,到明初就有了昆山腔的称谓。明嘉靖十年至二十年间〔1531年——1541年〕,居住在江苏太仓的魏良辅,总结北曲演唱艺术的成就,吸取余姚腔、海盐腔、弋阳的特长,对昆山腔加以改革,总结出一系列唱曲理论,从而建立了委婉细腻,流利悠远,号称“水磨腔”的昆腔唱歌体系。

〔魏良辅《南词引证》、《曲律》〕。昆山人梁辰鱼,继承魏良辅的成就,对昆山腔

作进一步的争论和改革。明隆庆年间,梁辰鱼编写了第一部昆腔传奇《浣纱记》。这部传奇的上演,扩大了昆腔的影响,文人学士,争先用昆腔作传奇,演唱昆腔的人越来越多,昆腔传到北京以后,不仅为士大夫所宠爱,也深受百姓欢送。从明嘉靖到清乾隆中叶是昆腔兴盛时期。剧作家的作不断涌现,《牡丹亭》就是其中之一。

二、京剧

二、京剧

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将近二百年的历史。它是在徽戏和汉戏的根底上,吸取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渐渐演化而形成的。徽戏进京是在公元1790年〔清乾隆五十五年〕,最早进京的徽戏班是安徽享有盛名的“三庆班”。随后来京的又有“四喜”、“和春”、“春台”诸班,合称“四大徽班”。

中国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有200年历史。京剧之名始见于清光绪二年

〔1876〕的《申报》,历史上曾有皮黄、二黄、黄腔、京调、京戏、平剧、国剧等称谓,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后与北京剧坛的昆曲、汉剧、弋阳、乱弹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衍变成为京剧,是中国最大戏曲剧种。其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剧团之多、观众之多、影响之深均为全国之冠。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集唱〔唱歌〕、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为一体、通过程式的表演手段叙演故事,刻划人物,表达“t喜、怒、哀、乐、惊、恐、悲“t思想感情。角色可分为:生〔男人〕、旦〔女

人〕、净〔男人〕、丑〔男、女人皆有〕四大行当。人物有忠奸之分,美丑之分、善恶之分。各个形象鲜亮、栩栩如生。

徽班进京

徽班进京

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剧种。它虽然形成北京,但不是在北京土生土长的。京剧的形成,是在进入北京的徽、汉两个地方戏的根底上,吸取昆曲、梆子、秦腔??等地方戏的特点逐步演化而成的。扬州盐商江鹤亭〔安徽籍〕为了庆祝

清高宗〔乾隆〕八十大寿,乾隆五十五年〔1790

清高宗〔乾隆〕八十大寿,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秋,率领“三庆班”进京演出,随后,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间续到京,史称“四大徽班”“四大徽班”各有特长,三庆的轴子,〔连台本戏〕四喜的曲子〔昆曲〕,和春的把子〔武打〕,春台的孩子〔童子〕。“四大徽班”把南京较为流行的徽调〕〔二黄腔〕带到北京。道光年间,湖北汉调〔西皮〕也带到北京,西皮、二黄同在北京演出,二者合流,又吸取昆曲、梆子、秦腔等地方戏的艺术养分,渐

文档评论(0)

189****187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天津卓蹊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20102MADL1U0A9W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