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生态环境学报2009,18(3):1107-1111
EcologyandEnvironmentalSciencesE-mail:editor@
中亚热带区域几种典型生态系统土壤质量评价
Ⅱ.不同生态系统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1231
王华,黄宇,汪思龙,邹冬生
1.湖南农业大学生科院,湖南长沙410128;2.湖南省科技厅,湖南长沙410013;3.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所,辽宁沈阳110016
摘要:采用定位研究方法,以中亚热带区域七种典型森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生态系统对土壤生物学肥力指数、
内梅罗土壤质量指数、土壤退化指数的影响,以及各指数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土壤生物学肥力指数和内梅罗土壤质
量指数都是以常绿阔叶林最高,其次是混交林和阔叶纯林,连栽杉木纯林最低。土壤退化指数与内梅罗土壤质量指数正好相
反,连栽杉木纯林土壤退化指数最高,混交林和阔叶纯林稍低。另外,混交树种不同,土壤质量指数也有差异。相关分析表
明,内梅罗土壤质量指数、土壤退化指数与土壤生物学肥力指数相互之间存在正的相关性;另外,这3种土壤质量指示指标
分别和林下植被层、森林凋落物现存量之间也有着显著的正相关。
关键词:中亚热带区域;生态系统;土壤性质;土壤质量评价
中图分类号:X8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906(2009)03-1107-05
杉木是中亚热带区域常绿阔叶林区特有的重土壤质量评价的系统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
要速生用材树种,由于种种原因,在生产中杉木连多问题需要解决[7-8]。正是基于此,为尽量求得评价
栽现象非常严重。已有研究表明,纯林连栽能导致的真实性、客观性,本研究采用了多种评价体系来
林地土壤肥力衰退、生态环境恶化、林木生产力下评价林地土壤质量。
降等一系列不利影响[1-3]。国内外从生态系统养分循1材料与方法
环、生物生产力、生态经济效益等角度对混交林进1.1实验地设置
行了一系列研究,并已取得了很多积极成果[1-5]。但本研究根据试验目的在中国科学院会同森林
到目前为止从已有的研究结果来看,对混交林生态生态实验站选取有可比性(包括坡度、坡向、海拔
系统(包括针阔混交林生态系统)混交树种之间的高度以及其它立地条件等)的林型,一组是1982
混交效应(mixtureseffects)观点不完全一致,有的甚秋天然次生常绿阔叶林皆伐后,1983年春设置的三
至截然相反[1-2,4,6]。本研究选取中亚热带区域有代表种人工林生态系统,即第一代杉木(Cunninghamia
性的几种森林生态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从生态过程lanceolata)纯林(PCS1)、火力楠(Micheliamacclurei)
角度,探讨不同森林生态系统对林地土壤质量的影阔叶纯林(PMS)以及杉木与火力楠针阔混交林
响,其目的是为进一步探讨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机(MCM);另一组是1989秋第一代人工杉木林皆伐
理及其混交林中混交种对林地土壤肥力的作用机后,1990年春设置的3种人工林生态系统,即连栽
制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亚热带杉木人工林可持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纯林(PCS2)、杉木
续生产力提供理论支撑。与桤木(Alnuscremastogyne)(固氮树种)针阔混交
土壤质量是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