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高考语文备考之文言文押题(三个材料阅读训练).docx

2025年新高考语文备考之文言文押题(三个材料阅读训练).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猜押考点

3年真题

考情分析

押题依据

文言文

阅读

近三年年全国高考文言阅读选文形式是单篇文本或复合文本。选文范围较广,不局限于某一类典籍。选文体裁为论说类或传记类,论说类文本重在展现针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观点、主张,传记类文本重在表现古代贤人达士、文臣武将的优秀品格。

文言文阅读的考查虽然只有5道小题,但是对《考试大纲》所规定的考点的覆盖仍然是全方位的。某些考点,在断句题、词语理解题、分析综合题和翻译题的考查中都有所体现。阅读理解上难度会适度加大,对学生文言知识的积累以及古文素养的要求会更高。。

考查宗旨更加注重文化认同。试题引导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将崇德重礼、尊贤敬长转化为自觉行为,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品的理解,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体认。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10~14小题。

材料一:

六月,已卯朔,秀①与诸营俱进,自将步骑千余为前锋,去大军四五里而陈;寻、邑②亦遣兵数千合战,秀奔之,斩首数十级。诸将喜曰:“刘将军平生见小敌怯,今见大敌勇甚可怪也且复居前请助将军!”秀复进,寻、邑兵却,诸部共乘之,斩首数百、千级。连胜,遂前,诸将胆气益壮,无不一当百,秀乃与敢死者三千人从城西水上冲其中坚。寻、邑易之,自将万余人行陈,敕诸营皆按部毋得动,独迎与汉兵战,不利,大军不敢擅相救;寻、邑陈乱,汉兵乘锐崩之,遂杀王寻。城中亦鼓噪而出,中外合势,震呼动天地;莽兵大溃,走者相腾践,伏尸百余里。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三十一》)

材料二:

群臣皆出,独留阳平公融,谓之曰:“自古定大事者,不过一二臣而已。今众言纷纷,徒乱人意,吾当与汝决之。”对曰:“今伐晋有三难:天道不顺,一也;晋国无衅,二也;我数战兵疲,民有畏敌之心,三也。群臣言晋不可伐者,皆忠臣也,愿陛下听之。”坚③作色曰:“汝亦如此,吾复何望?吾强兵百万,资仗如山;吾虽未为令主,亦非暗劣。乘累捷之势,击垂亡之国,何患不克?岂可复留此残寇,使长为国家之忧哉?”

(节选自《资治通鉴·晋纪二十六》)

材料三:

师不必众也,而效命者克;士无皆勇也,而致死者胜。古之人有以众而败,有以寡而胜者。王寻、王邑以百万而败于三千之光武,曹公以八十万而败于三万之周瑜,苻坚以百万而败于八千之谢玄是也。夫率师百万以临数千之军者,必胜之军也。然有时而至于败者,骄吾所以必胜而以轻敌败也。提卒数千以当百万之众者,必败之道也。然有时而至于胜者,奋吾所以必败而以致死胜也。夫兵多在敌者,智将之所贪,而愚将之所惧也。兵寡在我者,愚将之所危,而智将之所安也。多固可惧,而我贪之,恃吾有以覆其骄也。少固可危,而我安之,恃吾有以激其奋也。

(节选自何去非《何博士备论·汉光武论》)

【注】①秀:刘秀,即汉光武帝。②寻、邑:王寻、王邑,均为王莽臣子。③坚:苻坚,十六国时期前秦第三位皇帝,阳平公苻融之兄。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今见大敌A勇B甚C可怪也D且复E居F前G请H助将军!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已卯,以干支纪日,《赤壁赋》中“壬戌之秋”的“壬戌”是以干支纪年。

B.陈,同“阵”,列阵,与《醉翁亭记》中“杂然而前陈者”的“陈”意思相同。

C.色,脸色,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征于色,发于声”的“色”意思相同。

D.于,表示被动,与《师说》“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的“于”用法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秀率领先锋部队,打败了王寻、王邑的千百余名士兵;在接连获胜之后,刘秀又率领三千名敢死士进攻敌军的主将营垒,最终杀死了敌将王寻。

B.大臣对灭晋意见不一,使得苻坚心烦意乱,因此他只留下苻融,准备与他商量此事。不想苻融从多方面分析了伐晋的困难,也反对讨伐晋国。

C.苻坚批驳了苻融的看法,他认为自己的国家兵力强大,物资和兵器十分充足,如果不趁此时消灭弱小的晋国,它将迅速壮大,长期成为忧患。

D.何去非认为,士兵多少不是战争胜败的关键,敌军数量多于我军,这是优秀的将领所希望的,我军数量少于敌军,愚笨的将领就会为此深感担忧。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乘累捷之势,击垂亡之国,何患不克?

(2)少固可危,而我安之,恃吾有以激其奋也。

14.材料一中王寻、王邑兵力远胜汉兵,为何战败?请根据材料三简要分析。(3分)

【答案】10.BDG11.B??12.C??

13.(1)趁着屡战累胜的势头,攻打即将灭亡的国家,何必担忧不能取胜?

(2)(我军的士兵)少固然危险,但我们感到安全,是依仗我们能够激励士兵奋勇作战。14.①王寻、王邑轻视汉军。他们在连战不利

文档评论(0)

专注中高考语文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15年深耕,专注中高考语文资料收集整理!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1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