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1
错误!未定义样式。
《个体防护装备术语》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错误!未定义样式。
2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根据2025年4月30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2025年第四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及相关标准外文版计划的通知》(国标委发〔2025〕23号)要求,由应急管理部国际交流合作中心牵头制定国家标准《个体防护装备术语》(计划编号T-450)。该项目由应急管理部提出,由全国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成立工作组组织国内专家负责具体编制工作。
(二)协作单位
上海市安全生产科学研究所、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军需工程技术研究所、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城市安全与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军事科学院防化研究院化学防护研究所、中国标准化院等。
(三)主要工作过程
第一阶段(2024年10月—2025年04月),立项筹备阶段。2024年10月成立工作组,工作组成员对标准框架进行讨论。由于本次修订过程合并现行推荐性国家标准《个体防护装备眼面部防护名词术语》,工作组对标准修订后的架构进行了充分的考虑和讨论。同时工作组各成员对国际上个体防护装备领域术语标准进行了翻译和研究。12月,工作组对个体防护装备领域涉及的各个部类情况进行了归纳梳理,确立了标准编写的方向,并向个体防护装备领域各个分标委开展了征询以及讨论,在各个分标委反馈的意见基础上,着手编制标准草案。
第二阶段(2025年04月),正式发布立项计划。起草组根据标准修订实施方案分配具体工作,面向全国个体防护标委会下设的七个分标委进行了材料征集,每个分标委根据各自负责的部类特征以及使用需求,汇集材料,起草组对材料汇总后,结合整体架构,向各个分标委提出初步修改意见,经过多轮线上商讨,最终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
第三阶段(2025年05月—06月):征求意见阶段。
第四阶段(2025年07月):计划召开标准送审稿技术审查会,会上与来自各方面专家、企业代表进行沟通与交流。并审查会收集的修改意见为基础,对送审稿的内容进行相应地调整,最终形成标准报批稿。
错误!未定义样式。
3
(四)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工作
表2起草人及分工情况
序号
起草人
所在单位
起草过程中的主要工作
1
蔡忠
应急管理部国际交流合作中心
负责标准项目的申报、任务下达后标准编制工作的组织与协调、标准框架的构建、包括标准工作组讨论稿、征求意见稿、送审稿、报批稿及其编制说明在内的文本起草工作。
……
……
……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论据
(一)标准编制原则
1.先进性原则
参考国外同类先进标准,结合国内应用和发展的实际情况,适度超前,关注市场、技术、产品中的新趋势、新动态,同时兼顾个体防护装备领域发展的实际情况,具有一定先进性。
2.适用性原则
本文件的制定紧密结合我国个体防护装备领域产品、检测的实际情况,符合当前的生产实际和检验测试技术的现状,确保新制定的标准落地后利于实施和推广。
3.规范性原则
本标准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编写规则进行制定。
4.协调性原则
本文件在个体防护装备标准体系中处于基础类标准,本次修订基于个体防护装备领域内相关技术、产品与方法标准,与体系内标准协调一致。
(二)主要技术要求的依据(包括验证报告、统计数据等)及理由
1.标准引用情况说明
无引用标准。
2.主要技术要求的依据及理由
本文件代替GB/T12903-2008《个体防护装备术语》,整合GB/T30042—2013《个体防
错误!未定义样式。
4
护装备眼面部防护名词术语》《呼吸防护术语和定义》(计划号T-450),起草组与涉及的七个分技术委员会进行了多次沟通以及讨论,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变化如下:
(1)通用术语
基础术语涵盖了个体防护装备领域内的通用、基础、具有广泛适用性的术语,定义了个体防护装备领域的重要基础概念和定义,根据个体防护装备近年来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对上一版本中未涉及的概念进行了明确定义。新增了个体防护装备领域类别以及在本领域内广泛适用的危害因素以及现象。
表3通用术语新增情况
序号
术语名称
1
集体防护装备
2
智能防护装备
3
救援防护装备
4
逃生防护装备
5
辅助防护装备及装置
6
立即威胁生命和健康
7
立即威胁生命和健康浓度
8
电弧危害
9
电离辐射
10
轫致辐射
11
撕裂
12
渗透
13
熔融
14
颗粒物
(2)头部防护装备
各个部类术语分为以下部分:危害因素、种类、测试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新型显示供应链 供应商数据要求 编制说明.pdf
- 增材制造 材料挤出成形打印过程有害物质的测定 编制说明.pdf
- 心肺转流系统术语 编制说明.pdf
- 心肺转流系统 磷酸胆碱涂层测定方法 编制说明.pdf
- 铁矿石和直接还原铁 粒度分布的筛分测定 编制说明.pdf
- 体外循环医疗器械中N,N-二甲基乙酰胺(DMAC)残留量测定方法 编制说明.pdf
- 糖果术语 编制说明.pdf
- 水资源调配分析技术规范 编制说明.pdf
- 水上应急救援智能救生圈技术要求 编制说明.pdf
- 数据处理器(DPU)参考框架 编制说明.pdf
- 电子商务商品口碑指数评测指南 编制说明.docx
- 电子商务模式指南 编制说明.docx
- 电子商务交易产品信息描述 第2部分: 旅游服务 编制说明.docx
- 地理信息 覆盖的几何与函数模式 第1部分基础 编制说明.docx
- 船用荧光标志物 第1部分:安全救生标志物 编制说明.docx
- 船舶与海上技术 救生和消防 救生艇筏和救助艇用海锚 编制说明.docx
- 船舶与海上技术 海上安全 气胀式救生装置用充气系统 编制说明.docx
- 畜禽品种(配套系) 华西牛 编制说明.docx
- 城市道路交通信息监测和显示设备设置规范 编制说明.docx
- 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 第8部分:电工测量和试验用手持和手操电流传感器的特殊要求 编制说明.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