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67.020
CCSB30
DB5206
铜仁市地方标准
DB5206/T166-2023
梵净山红茶加工技术规程
ProcessingTechnicalspecificationsofFanjingshanBlacktea
2023-12-20发布2023-12-20实施
铜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206/T166—2023
目次
前言 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加工场所、设备、人员要求 1
5原料(鲜叶)要求 1
6加工工艺技术要求 2
7档案管理 3
I
、
DB5206/T166—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铜仁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招商服务中心提出。本文件由铜仁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铜仁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招商服务中心、贵州大学、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茶产业发展中心、铜仁市茶叶行业协会、思南县茶桑技术推广中心、石阡县茶产业发展中心、铜仁市检验检测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徐代刚、张珍明、杨娜、樊朝阳、何旭秋、林丽梅、徐夷、何彦义、温
顺位、吴欢、覃涛、牟镖文。
II
、
1
DB5206/T166—2023
梵净山红茶加工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梵净山红茶的术语和定义,加工场所、设备、人员要求,原料(鲜叶)要求,加工工艺技术要求和档案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梵净山红茶的加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1748茶鲜叶处理要求
GB/T32744茶叶加工良好规范GB/T40633茶叶加工术语
DB52/T632贵州茶叶加工技术要求
DB5206/T16梵净山茶叶加工场所基本条件
3术语和定义
GB/T40633及下列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梵净山红茶fanjingshanblacktea
以铜仁市境内适制红茶的茶树鲜叶为原料,按照特定工艺加工而成的红茶。包含卷曲形红茶、条形红茶和颗粒形红茶。
4加工场所、设备、人员要求
应符合GB/T32744和DB5206/T16的要求。
5原料(鲜叶)要求
原料要求为嫩、匀、鲜、净的正常芽叶,用于同批次加工的鲜叶,其嫩度、匀度、新鲜度、净度应基本一致,无非茶类夹杂物。采摘标准以单芽、一芽一叶、一芽二三叶或同等嫩度的鲜叶为宜。
2
DB5206/T166—2023
5.1鲜叶运输、贮存
按GB/T31748的规定执行。
6加工工艺技术要求
6.1加工工艺流程
6.1.1卷曲形红茶工艺
萎凋→揉捻→发酵→做形→干燥→分级归类。
6.1.2条形红茶工艺
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分级归类。
6.1.3颗粒形红茶工艺
萎凋→揉捻→发酵→做形→干燥→分级归类。
6.2加工技术要求
6.2.1萎凋
6.2.1.1鲜叶摊放于清洁卫生,设施完好的萎凋槽、摊青架、摊青机上;摊叶厚度和萎凋时间视天气、鲜叶质量等级和萎凋方式而定,一般摊放厚度宜为3cm~20cm,摊放时间为8h~16h;嫩叶、雨水叶和露水叶薄摊,老叶厚摊。摊叶时要抖散摊平呈蓬松状态,保持厚薄一致。温度和湿度根据萎凋方式适当提高或降低,一般温度保持在20℃~30℃为宜,湿度保持在65%~80%为宜。
6.2.1.2萎凋程度:萎凋叶含水率61%~63%为宜,感官特征:叶面失去光泽,叶色暗绿,青草气减退;叶形皱缩,叶质柔软,紧握成团,松手可缓慢松散。
6.2.2揉捻
选用揉捻机,装叶量以装满揉桶为宜。加压掌握轻、重、轻的原则。揉捻叶紧卷成条,有少量茶汁溢出为揉捻适度。解块后的筛面茶条索不够紧结的可进行复揉,复揉装叶量以装至揉桶的2/3为宜。茶条紧卷,茶汁外溢,粘附于茶条表面,叶片成条率90%以上为适度。揉捻后及时摊凉并解散揉捻叶中的团块。
揉捻时间与加压方式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揉捻时间与加压方式技术要求
原料等级
不加压/(min)
轻压/(min)
中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5206T 164-2023 梵净山 颗粒形绿茶加工技术规程.docx
- DB5206T 137-2021 花椒整形修剪技术指南.docx
- DB5206T 136-2021 花椒林植保无人机管理服务规程.docx
- DB5206T 135-2021 花椒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南.docx
- DB5206T 131-2021 梵净山 古茶树保护管理技术规范.docx
- DB5206T 130-2021 地理标志产品 德江天麻.docx
- DB5205T 14-2024 四川裂腹鱼人工繁育技术规范.docx
- DB5205T 13-2023 地理标志产品 赫章半夏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5205T 12-2023 白萝卜种植技术规程.docx
- DB5205T 11-2021 易地扶贫搬迁 两带三治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指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