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心理社会知觉与归因.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个体心理社会知觉与归因第1页,共3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概念释义“社会知觉”概念的提出:布鲁纳(J.S.Bruner),1947年,“货币试验”。广义的社会知觉:个人对个人、个人对群体、群体对个人、群体对群体、个人对人际关系。狭义的社会知觉:个人对个人的知觉第一节社会知觉第2页,共3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社会知觉——是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穿戴、长相、语言、姿势、行为等)推测与判断其内在属性(情绪、态度、品质、能力、性格等)的过程。第3页,共3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如对情绪的感知兴奋、愉快时,瞳孔会放大不快、厌恶时,瞳孔缩小,眯眼、皱眉打牌输赢第4页,共3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如对性格的感知第5页,共3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社会知觉的影响因素1、知觉者洞察和注视别人的个体。知觉者的个人特征直接决定着对知觉对象的正确认识。一棵树:商人;植物学家;诗人2、被知觉者被观察的目标或对象。他们的特征也影响社会知觉的正确性,像他们的地位、角色以及视觉特征等。3、情景因素人们所处的客观环境。人际环境;组织层次“陈宝强”“大衣哥朱之文”“阿宝”“小陈”第6页,共3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苏]社会心理学家包达列夫1965年的实验:向大学生出示同一个人的照片,1)提示是杀人犯;2)提示是一位科学家。结果大学生的对该人的评价是:1)深陷的眼睛证明内心的仇恨,突出的下巴证明犯罪的道路走到底的决心;2)深陷的双眼表明思想的深度,突出的下巴表明在认识道路上克服困难的意志力第7页,共3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社会知觉的分类1.对人知觉2.人际知觉3.角色知觉4.自我知觉第8页,共3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对他人的知觉是个体将一些特征或特质归为他人所有的过程。对他人知觉的过程,也就是有选择地接受信息,并将其整合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形成对他人印象的过程。1、面部表情2、目光的接触3、身段表情4、言语表情“刨树刨根,看人看心”第9页,共3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0页,共3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人际知觉是指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觉。1、客观因素人际关系对自身价值的大小和社会作用的优劣;人际关系发生时的情景。2、主观因素思想方法、知识经验、情绪状态、态度倾向和个性特征等。“门缝里看人”;“狗眼看人低”第11页,共3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角色知觉是指个体对于自己所处的特定的社会与组织中的地位的知觉。1、角色构成(1)角色认知“应该”(2)角色行为(3)角色期望“希望和寄托”(4)角色评价第12页,共3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影响因素(1)对角色认知的影响客观的自我评价;文化背景和家庭社会环境。(2)对角色行为的影响角色认知程度;角色扮演者的个性特征。(3)对角色期望的影响角色职务性质;对角色扮演者的认知。(4)对角色评价的影响角色行为和期望的差距;纵向和横向的比较。第13页,共3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角色知觉的实践过程(1)寻求明确的自我形象(2)调整角色行为(3)检验角色,最终形成角色认知第14页,共3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5页,共3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四)自我知觉是指对自己的心理和行为状态的知觉。(1)物质自我(2)社会自我(3)精神自我自我与生存状态(追求的不同)第16页,共3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7页,共3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社会知觉效应1、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先入为主”,“新官上任”2、晕轮效应(哈罗效应)“一好百好”,“以貌取人”,“明星崇拜”3、刻板印象“男性刚强,女性温柔”4、投射效应“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5、期望效应-罗森塔尔效应第18页,共3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特性的评定相貌丑者

文档评论(0)

xiao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你好,我好,大家好!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40162041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