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急救小常识.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儿童急救小常识演讲人:日期:

CATALOGUE目伤紧急处理中毒应急措施外伤出血应对窒息急救方法0506心肺复苏要点发热惊厥处理

烫伤紧急处理01

立即冷水冲洗降温烫伤后应立即用冷水冲洗烫伤部位,降低皮肤温度,减少烫伤深度。立即用冷水冲洗烫伤部位冲洗时间应持续15-20分钟,直至疼痛明显减轻。冲洗时间需持续水温不宜过低,以免导致冻伤。冷水温度适度

避免撕扯粘连衣物轻轻剪开衣物若衣物与伤口粘连,不可硬撕,应用剪刀轻轻剪开。01保留粘连部分尽量保留粘连部分,避免扯破伤口。02不可搓揉伤口避免用手搓揉伤口,以免加重伤势。03

覆盖无菌纱布送医紧急送医若伤势较重,应立即送往医院救治。03不要在伤口上涂抹任何药物,以免影响医生对伤情的判断。02勿涂任何药物覆盖无菌纱布用无菌纱布轻轻覆盖伤口,避免细菌感染。01

窒息急救方法02

背部拍击排除异物适用于因食物、玩具等异物卡喉导致的窒息。适用情况操作方法注意事项让患儿面朝下,头部略低,家长一手托住孩子胸部,另一手在患儿两肩胛骨之间用力拍击数次。拍击力度要适中,以免造成患儿受伤。若异物未排出,应迅速采取其他急救措施。

适用情况适用于年龄稍大、能够站立的患儿,以及因食物、糖果等软质异物卡喉导致的窒息。海姆立克腹部冲击操作方法家长站在患儿身后,环抱其腰部,一手握拳,拇指侧顶住患儿腹部中线位置,另一手握住握拳的手,用力向上、向内挤压。注意事项挤压的力度要适中,以免造成患儿内脏损伤。若异物仍未排出,可重复操作。

急救效果若患儿呼吸恢复,应将其放置在安全位置,并密切观察其呼吸、心跳等生命体征。若呼吸仍未恢复或出现其他异常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送医治疗。后续处理预防措施平时要注意加强监管,避免患儿接触易导致窒息的物品,如小玩具、硬币等。同时,也要教育患儿不要将食物或其他物品放入口中玩耍。通过急救措施,观察患儿呼吸是否恢复,面色是否转红润。检查呼吸恢复情况

外伤出血应对03

直接按压止血操作01轻微出血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直接按压在出血部位上,并抬高受伤部位。02严重出血用手指直接按压在出血部位的动脉上,迅速减少出血量,并紧急就医。

消毒清洁伤口步骤在处理伤口前,务必先清洗双手,避免细菌感染。清洗双手用流动的清水冲洗伤口,将伤口周围的污物和细菌冲洗干净。清洗伤口使用碘伏或酒精对伤口进行消毒,注意不要将消毒液涂入伤口内部。消毒处理

固定伤肢避免感染观察伤口定期检查伤口情况,如出现红肿、疼痛、渗液等症状,应及时就医。03将受伤的肢体固定,以减少活动,避免伤口裂开或加重损伤。02固定伤肢伤口包扎用无菌纱布或绷带对伤口进行包扎,避免细菌侵入和再次损伤。01

中毒应急措施04

清除口腔残留毒物立即清除儿童口腔内的残留毒物,包括呕吐物、唾液等。迅速清除催吐处理漱口清洁若儿童已摄入有毒物质,可尝试催吐,排出胃内毒物。用清水或淡盐水漱口,清洁口腔,减少毒素吸收。

立即联系急救中心紧急呼叫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疗救助。01告知情况向急救人员说明儿童中毒情况、症状及可能的中毒原因。02遵循指导按照急救人员的指导进行应急处理,切勿自行用药或采取其他未经证实的急救措施。03

用干净、密封的容器收集儿童的呕吐物,以备后续检测。收集呕吐物同时保留儿童可能接触过的有毒物质样本,如食物、药物、容器等。保留样本将呕吐物和样本送往医院或相关机构进行化验,以便确定中毒原因和制定治疗方案。送检化验保存呕吐物供检测

发热惊厥处理05

侧卧位防呛咳窒息避免强行按压不要强行按压或约束孩子的抽搐部位,以免造成损伤。03迅速清理孩子口鼻内的分泌物或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02清理口鼻分泌物迅速将孩子侧卧在孩子出现惊厥时,迅速将其侧卧,以防止呕吐物堵塞气道导致窒息。01

物理降温关键技巧用32-36℃的温水擦浴,重点擦拭前额、颈部、腋窝、腹股沟等血管丰富的部位,帮助散热。温水擦浴额头贴敷散热环境将退热贴或冷毛巾敷在孩子额头上,有助于降低头部温度。保持室内通风,减少衣物和被子,让孩子在凉爽的环境中散热。

观察症状记录时长密切观察症状注意记录孩子惊厥发作的时间、持续时长、抽搐部位及表现等,以便后续就医时提供详细信息。01及时就医如果孩子惊厥持续时间较长(超过5分钟)或反复发作,应立即就医。02后续观察在孩子惊厥缓解后,仍需密切观察其精神状态、体温等变化,以防出现其他症状。03

心肺复苏要点06

胸外按压标准姿势胸骨下半部,即两乳头连线中点处。按压部位儿童约为5厘米,婴幼儿约为4厘米。按压深度每分钟100-120次,节奏均匀。按压频率掌根紧贴胸骨,手指交叉翘起,避免压到肋骨。按压手法

人工呼吸配合节奏交替进行按压与人工呼吸交替进行,避免长时间中断。03捏住患儿鼻孔,口对口密封吹气,吹气时间大于1秒,观察胸廓起伏。02呼吸方法呼吸前准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