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4-2025学年四川省自贡市高一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
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
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林语堂曾说,“读书,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读书可以使人增长
学问见识,领悟为人处世的道理,即“开茅塞,除鄙见”,这是阅读大多数书籍都可以带来的
好处。读书还可以“养性灵”,这种好处,则非品读经典而不可得。通过品读经典培养高尚的
心灵,养成知识丰富、道德高尚、情趣健康的性灵,可以让人生从浮躁走向宁静、从浅陋走
向优雅。
何谓经典?唐代史学家刘知几说:“自圣贤述作,是曰经典”他认为,古代圣贤所述所作的
就是经典。这个解释有些道理。圣贤的思想往往能够洞穿古今,必然是经典。但问题又来
了,圣贤何以成为圣贤?实际上,还是靠其著述留存后世,为后人所接受、认可、推崇。有
学者曾总结过经典的特性:传世性、权威性、耐读性、累积性。可以说,经典之所以成为经
典,关键在于其蕴含的思想精髓能触及人们的心灵。它们代表着时代精神,能够穿越时空、
启迪后人。因而,经典是历史选择出来的最具价值的书籍。
品读经典,人们可以沐浴思想的光华,感受圣贤哲人的思考。例如,孔子所强调的“仁者爱
人”,一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今天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又如,马克思、
恩格斯的著作历来为共产党人所推崇,百读不厌,回味无穷。品读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
著作,不仅有助于我们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人类社
会的各种现象和问题,而且可以引发我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深入思考,启迪智
慧,荡涤心灵。
品读经典,人们可以穿越到遥远的古代,仿佛身临历史现场,感受古人的风采。《史记》中荆
1/13
轲刺秦王,一番悲壮,一幕惊险。从《史记》中可以看出,作者司马迁的追求是“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他将失败的英雄项羽列入“本纪”,为匈奴作列传,还专辟《货殖
列传》记录那些在当时为世人所不屑的商人,品读这部历史经典,我们可以读出并且学习
司马迁的大气魄、大胸怀。
品读经典,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人美景也美;“七八个星天外,两三
点雨山前”,让人感到清新、舒旷,意境悠长。阅读叙事文学作品,就如同步入历史人物长
廊:刘兰芝、焦仲卿的悲剧让人感叹,巾帼英雄花木兰的形象令人叹奇,梁山泊一百单八好
汉的忠义令人回肠荡气,等等。文学经典往往也是历史经典。例如,杜甫的“三吏”“三别”,
书写了安史之乱的历史场景。又如,一部《红楼梦》通过对贾家的细致描写,揭示了封建社
会大厦将倾的历史趋势。
品读经典未必能让人学会一项生存技能,但可以培养高尚的心灵。经典蕴含的深刻哲思、
美妙文辞,给人带来的并非单一的启迪,而是多元的文化熏陶,使我们在潜移默化中气质
得到提升、心灵得到洗礼、心胸变得开阔、见识更加高远。
(摘编自朱万曙《读经典可以培养高尚心灵》)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要读书,就可增长学问见识;而要“养性灵”,则非读经典不可。
B.成为经典的关键在于,其中蕴涵的思想精髓能够触及心灵、启迪后人。
C.经典是代表时代精神、穿越时空、经过历史筛选的最有价值的书籍。
D.经典所带给人的启迪往往是多方面的,经典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2.下列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由读书谈起,然后论及何为经典以及品读经典的好处,论证逐层深入。
B.文章刘知几的看法,既有所肯定,又有深入辩证的分析,论证逻辑严密。
C.第三段运用举例论证,论证了孔子思想在今天依然是不可替代的这一观点。
D.文章引用经典诗文、列举大量事例,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论证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品读经典可以培养高尚的心灵,让人生从浮躁走向宁静、从浅陋走向优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_2025学年北京怀柔区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有答案].pdf
- 2024_2025学年广东潮州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有答案].pdf
- 2024_2025学年广东江门高一语文第二学期7月期末考试[有答案].pdf
- 2024_2025学年广东江门高一语文第二学期7月期末考试试卷[有答案].pdf
- 2024_2025学年广东揭阳高二语文第二学期7月期末考试[有答案].pdf
- 2024_2025学年广东清远高二语文第二学期7月期末考试试卷[有答案].pdf
- 2024_2025学年广东深圳高二语文第二学期7月期末考试试卷[有答案].pdf
- 2024_2025学年广东署山高二语文第二学期7月期末考试[有答案].pdf
- 2024_2025学年广西钦州高二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有答案].pdf
- 2024_2025学年贵州毕节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有答案].pdf
- 2024_2025学年云南玉溪高一语文第二学期7月期末考试[有答案].pdf
- 2024_2025学年浙江湖州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有答案].pdf
- 2024_2025学年浙江嘉兴高二语文第二学期6月期末考试.pdf
- 2024_2025学年浙江嘉兴高二语文第二学期6月期末考试试题[有答案].pdf
- 2024_2025学年浙江金华高一语文第二学期6月期末考试试题试卷[有答案].pdf
- 2024_2025学年浙江宁波慈溪高二语文第二学期6月期末考试试卷[有答案].pdf
- 2024_2025学年浙江宁波高二语文第二学期6月期末考试试卷[有答案].pdf
- 2024_2025学年浙江宁波高二语文第二学期6月期末考试试题.pdf
- 2024_2025学年浙江衢州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有答案].pdf
- 2024_2025学年浙江绍兴高一语文第二学期6月期末考试试题试卷[有答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