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201T 115-2021 甜柿栽培技术规程.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65.020.01CCSB01

DB5201

贵阳市地方标准

DB5201/T115—2021

甜柿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ofcultivationfornon-astringentpersimmon

2021-06-28发布2021-09-28实施

贵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5201/T115—2021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要求 1

5定植技术 2

6土壤管理 3

7施肥管理 3

8整形修剪 4

9果实管理 4

10病虫害防治 4

11采收 5

附录A(资料性)甜柿主要病虫害防治 6

II

DB5201/T115—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贵阳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修文县农业农村局、贵阳市农业农村局、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白云区农业农村局、清镇市农业农村局、开阳县农业农村局、息烽县农业农村局、乌当区农业农村局、贵阳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吴素芳、王国立、冉隆勋、宋琰、吴新亮、黄亚欣、李涛、余江平、顾志英、方华刚、谭永元、李秋萍、刘艺、和岳、袁娥、范妮莉、王永贵、徐峰、翁振健、郭先敏、曾乐。

1

DB5201/T115—2021

甜柿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甜柿栽培园地与品种选择、定植技术、土肥管理、整形修剪、果实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技术。

本文件适用于甜柿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砧木

嫁接繁殖时承受接穗的植株。3.2

根颈

“根”与“干”的交接处,通常称为地上部与地下部的交界处。

4要求

4.1园地选择

4.1.1气候条件

年均气温13℃~18℃,年均降雨量≥1000mm,年日照时数≥1000h。

2

DB5201/T115—2021

4.1.2土壤条件

土层厚度≥80cm,土壤有机质含量≥1.0%,土壤pH5.5~8.0,地下水位1m以下。

4.1.3海拔

900m~1300m。

4.1.4地形地势

种植区域为坡度6°~25°的丘陵、山地和轻度、中度石漠化地区。4.1.5产地环境

按照NY/T391规定执行。

4.2品种选择与苗木质量

4.2.1主栽品种

富有、次郎、阳丰。

4.2.2砧木

君迁子(Diospyros.lotusL.)或本地柿(Diospyros.kakiL.F.)。

4.2.3授粉品种配置

富有与禅寺丸按(8~10):1进行配置,次郎、阳丰可不配置授粉树。

4.2.4苗木质量

选用一年生嫁接苗定植,要求苗木生长健壮,嫁接口愈合良好,芽体充实饱满,根系发达,细根多,无检疫性病虫危害,苗高≥100cm,地径≥1.0cm,侧根数量≥3条,主根根长≥20cm。

5定植技术

5.1定植时期

自然休眠后至萌芽前。

5.2定植密度

坡度≤15°的区域株行距为(3.5m~4m)×(3.5m~4m),坡度≥15°的区域株行距为3m×4m。

5.3定植方法

5.3.1定植前准备

按点开挖长100cm×宽100cm×深80cm的定植穴,并将表土和心土分开堆放。回填土壤时,将表土与腐熟农家肥或有机肥20kg~30kg混合,与心土分层回填至定植穴。处理苗木时,要将嫁接膜去除,并用泥浆沾根。

3

DB5201/T115—2021

5.3.2定植

苗木在穴内的放置深度以穴内土壤充分下沉后,根颈部大致与地面持平为宜。栽苗时将苗木扶正,苗木根系向四周放平,由外向内踩实土壤,嫁接口露出,回填的土壤高出原地面15cm~20cm形成直径1m树盘

文档评论(0)

天使之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