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高考总复习 课件 课时1 走向生态文明.pptx

地理 高考总复习 课件 课时1 走向生态文明.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标要求;;;“必备知识”梳理;(2)农业社会时期。

;(3)工业社会时期。

;2.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

(1)生态文明:人与自然是[10],人类既要开发利用自然,也要遵循[11],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①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道,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12]。?

②明确[13]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3.生态文明下的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1)资源、环境安全的本质:寻求自然环境服务的[14]和服务效益最大化的平衡。?

(2)两大要求。

①在地球资源、环境所允许的边界内,避免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15]。?

②避免资源安全和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16]和国际安全构成威胁。?

;4.保障资源、环境领域的国家安全

(1)生产上:推进[17]的绿色化,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大力发展[18]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2)生活上:推进[19]的绿色化,加快形成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学科素养”应用

考向1人地关系的演变

(2024年河南平顶山期中)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是中国与俄罗斯的界河,盛产鳜鱼等名优鱼类。每年6月11日至7月15日和10月1日至10月20日,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全线禁渔。据此完成第1~2题。

;1.黑龙江、乌苏里江全线禁渔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旅游业发展

B.保障鱼类产卵和繁育

C.躲避风浪确保安全

D.集中劳动力供给种植业

;解析:第1题,全线禁渔后游客不能品尝到新鲜的鳜鱼,也不能体验或观赏捕鱼活动,不利于旅游业的发展,A项错误;鳜鱼属于名优鱼类,要保障当地鳜鱼的可持续利用,需要在其产卵期加强对鳜鱼的保护力度,避免过小的鳜鱼被非法捕捞,造成鳜鱼灭绝,B项正确;河流的风浪较小,C项错误;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农业机械化水平高,对劳动力的需求量较小,D项错误。;2.为保障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地区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大力发展远洋渔业

B.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人为干预

C.通过养殖增加产量

D.加密拦河坝,增加蓄水量

;解析:第2题,黑龙江不临海,远洋渔业发展条件较差,A项错误;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人为干预可能会破坏生态环境的稳定性,B项错误;通过养殖增加产量,可以减少对天然渔业资源的捕捞量,保护渔业资源,C项正确;加密拦河坝不利于鱼类洄游,D项错误。

;考向2生态文明

(2024年陕西渭南期末)生态保护红线所圈定的空间范围是具有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保护的区域。根据《河南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河南省生态保护红线面积16835.70平方千米,占河南省总面积的10.08%,主要分布于北部的太行山区,西部的小秦岭、崤山、熊耳山、伏牛山和外方山区,南部的桐柏山和大别山区,零星分布于南水北调中线干渠沿线、黄河干流沿线、淮河干流沿线、豫北平原和黄淮平原。据此完成第3~4题。

;3.下列关于河南省生态保护红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将阻碍河南城镇化进程

B.生态保护红线区兼有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C.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目的是保障粮食安全

D.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可以促进工业化进程;4.河南省保障生态环境安全的措施有()

①加快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增强经济产出能力②确保人口、经济布局与环境承载力相适应③大力发展传统经济和生态产业④加强生态保护红线区的动态监管和监测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解析:第3题,生态保护红线所圈定的区域主要在山区、河流沿线,对河南城镇化进程影响小,A项错误;生态保护红线区重点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但同时也对经济有促进作用,因此兼有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B项正确;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目的是保障生态环境,C项错误;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可能会对工业化进程有一定的制约,D项错误。;解析:第4题,加快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不利于生态保护,①错误;确保人口、经济布局与环境承载力相适应,可协调人地关系,②正确;大力发展传统经济不利经济发展,③错误;加强生态保护红线区的动态监管和监测,确保红线保护区域安全,④正确。

文档评论(0)

balala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