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护理技术.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注射护理技术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ATALOGUE

基础概念与分类

操作规范与流程

患者安全与注意事项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特殊人群护理要点

质量提升与培训

01

基础概念与分类

PART

注射技术定义与原理

01

注射技术定义

注射是一种通过穿刺皮肤将药物或液体输送到体内的方法。

02

注射原理

利用注射器或类似设备产生的压力,将药物或液体通过皮肤上的小孔注入体内,以达到治疗或预防疾病的目的。

常见注射类型区分

皮下注射

静脉注射

肌肉注射

皮内注射

将药物注射到皮肤与肌肉之间的脂肪层,适用于需要缓慢吸收的药物。

将药物注射到肌肉组织中,适用于刺激性较强或需要快速吸收的药物。

将药物或液体直接注入静脉血管内,适用于大量输液或药物需要快速起效的情况。

将药物注射到皮肤表层与真皮层之间,主要用于过敏试验或疫苗接种等。

适用场景与禁忌症

注射技术广泛应用于医疗、预防、保健等领域,如接种疫苗、给药、采血等。

适用场景

对于有出血倾向、局部感染、严重水肿等症状的患者,应避免使用注射技术。同时,对于某些药物或液体,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谨慎选择注射方式和部位。

禁忌症

02

操作规范与流程

PART

根据注射需求和患者情况,选择合适规格和类型的注射器及针头,检查是否包装完好、无破损、无过期。

准备碘伏、酒精、棉球或棉签等消毒用品,确保有效期内使用。

根据医嘱准备所需药物和试剂,核对药名、剂量、浓度等信息,确保无误。

如止血带、胶布、砂轮等,确保完好可用。

物品准备与检查标准

注射器与针头

消毒用品

药物与试剂

辅助工具

核对患者信息

消毒操作

注射完毕后迅速拔针,用棉球或棉签按压针眼,防止药液外渗和出血。

拔针与按压

将针头刺入皮肤,轻轻回抽以确认未刺入血管,然后缓慢推注药液,同时观察患者反应。

注射操作

打开药瓶,用注射器抽取所需药液,注意排尽空气。

抽取药液

确认患者身份、注射部位、药物信息等,确保无误。

用碘伏或酒精消毒注射部位皮肤,待干后进行注射。

标准操作步骤分解

无菌操作关键控制点

6px

6px

6px

在操作过程中始终保持无菌意识,避免污染。

严格遵守无菌原则

确保注射部位皮肤彻底消毒,消毒范围要足够大。

皮肤消毒

在操作前必须洗手或使用手消毒液,确保双手无菌。

手卫生

01

03

02

使用无菌注射器、针头和其他无菌物品,避免交叉污染。

物品无菌

04

03

患者安全与注意事项

PART

患者身份与药物核对

使用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历号等信息进行身份核对,确保患者身份正确。

患者身份确认

核对药物名称、剂量、浓度、给药途径、注射时间等信息,确保药物准确无误。

药物核对

询问患者过敏史及药物不良反应,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过敏或不良反应的药物。

过敏史与药物不良反应

注射部位选择原则

注射部位评估

选择皮肤完整、无破损、无炎症、无硬结、无瘢痕、无血管处作为注射部位。

01

注射部位轮换

轮流更换注射部位,避免同一部位反复注射导致组织损伤和硬结形成。

02

注射部位定位

根据药物性质和注射部位选择合适的定位方法,确保药物准确注射到目标部位。

03

采用无痛注射技术,如局部麻醉、缓慢注射、分散注意力等,减轻患者疼痛感受。

疼痛缓解与心理干预

疼痛缓解措施

关注患者心理状态,给予安慰、鼓励和支持,消除患者紧张和恐惧情绪,提高注射依从性。

心理干预

在注射前、中、后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并记录疼痛情况,以便及时调整疼痛缓解措施。

疼痛评估与记录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PART

常见不良反应类型

疼痛

硬结

红肿

神经损伤

注射时或注射后局部疼痛,可能因药物刺激或神经损伤引起。

注射部位周围皮肤发红、肿胀,可能与感染、药物刺激或局部血肿有关。

注射部位出现硬结,可能是由于药物吸收不良或局部组织反应导致。

可能由于注射部位不当或药物直接损伤神经,导致感觉异常、运动障碍等。

用碘酒、酒精等消毒剂消毒注射部位皮肤,减少细菌污染。

消毒皮肤

避免用手触摸或揉搓注射部位,以免引起感染。

避免触摸

01

02

03

04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确保注射部位清洁、消毒。

无菌操作

保持注射部位干燥,避免与水接触,减少感染风险。

保持干燥

局部感染防控措施

出现过敏反应时,应立即停止注射药物。

如有呼吸急促、喉头水肿等严重过敏反应,应立即进行急救处理,如使用肾上腺素、吸氧等。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记录生命体征,以便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将患者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确保患者安全。

过敏反应应急流程

立即停药

紧急处理

观察病情

送医救治

05

特殊人群护理要点

PART

心理护理

通过游戏、故事等方式,减轻儿童恐惧和抗拒心理,提高配合度。

注射部位选择

选择较为粗壮、直、易固定的血管,避免关节、静脉窦等部位。

针头选择

根据儿童年龄、体重和药物性质

文档评论(0)

131****87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