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中国古典音乐十大名曲
一、《高山流水》
据文献记载,《高山流水》原为一曲,自唐代以后,《高山》与《流水》分为两首独立的琴曲。其中
《流水》一曲,在近代得到更多的进展,曲谱初见于明代《奇特秘
谱》〔朱权成书于1425年〕。管平湖先生演奏的《流水》曾被录入美国太空探测器的金唱片,于1977年8月22日放射到太空,向茫茫宇宙查找的“知音”。
山东派的《高山流水》是《琴韵》、《风摆翠竹》、《夜静銮铃》、《书韵》四个小曲的联奏,也称《四段曲》、《四段锦》。河南派的《高山流水》则是取自于民间《老六板》板头曲,节奏清爽明快,民间艺人常在初次见面时演奏,以示敬重结交之意。这三者及古琴曲《高山流水》之间毫无共同之处,都是同名异曲,风格也完全不
同。
二、《广陵散》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
息》,是我国古代的一首大型器乐作品,为汉魏时期相和楚调但曲之一。嵇康因反对司马氏专政而遭杀害,临刑前曾沉着弹奏此曲以寄予。据《奇特秘谱》载录,此曲原是东汉末
1
年流行于广陵地区〔即今安徽寿县境内〕的民间乐曲,曾用琴、筝、笙、筑等乐器演奏,现仅存古琴曲。
《奇特秘谱》所载《广陵散》,分开指、小序、大序、正声、乱声、后序共45段。乐曲定弦特别,其次弦与第一弦同音,使低音旋律同时可在这两条弦上奏出,取得猛烈的音响效果。此曲之所以能跻身十大古曲之一,还得局部归功于嵇康。魏末著名琴家嵇康因反对司马氏的专政而惨遭杀害,在临行前嵇康沉着弹奏此曲以为寄予,弹奏完毕他叹息道,《广陵散》今日成为绝响。之后《广陵散》名声大振,人们在理解这首乐曲时又多了一层意义,它蕴涵了一种蔑视权贵、愤怒不平的心情。
三、《平沙落雁》
《平沙落雁》是一首展景抒怀的琴曲,又名《雁落平沙》、《平沙》,作者传有唐代陈子昂、宋代毛逊、明代朱权等,众说不一。曲谱最早载于公元1634年〔明末崇祯七年〕刊印的藩王朱常淓纂集
《古音正宗》。此曲原为四段,在流传的过程中进展成六段、七段、八段等不一。
全曲以水墨画般的笔触,淡远而苍劲地勾画出大自然寥廓壮丽的秋江风光,表现清浅的沙流,云程万里,天际群雁飞鸣起落的声情。曲意爽朗,乐思开阔,给人以肃穆而又富于生气之感,借鸿雁之高飞远翔,抒发和寄予人们的胸臆,表达了古代人民对祖国秀丽风光的歌颂与宠爱。
2
四、《梅花三弄》
古琴曲《梅花三弄》又名
《梅花引》、《梅花曲》、
《玉妃引》,是中国古典乐曲中表现梅花的佳作,早在唐代就在民间广为流传。全曲表现了梅花洁白芳香、凌霜傲雪的高尚品性,是一首布满中国古代士大夫情趣的琴曲。《枯木禅琴谱》说:“曲音清幽,音节舒服,一种孤高现于指下;似有寒香沁入肺腑,须沉着联络,方得其旨。”
晋隋以来有此笛曲,为东晋大将桓伊所作。后经唐代琴家颜师古改编为琴曲,流传至今。梅花傲霜高洁的品德,是古今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常为人们用以隐喻具有高尚节操的人。明杨抡《伯牙心法》记载:“梅为花之最清,琴为声之最清,以最清之声写最清之物,宜其有凌霜音韵也。三弄之意,则取泛音三段,同弦异徽云尔。”琴曲中承受完整重复三段泛音写法不多见,“故有处处三叠阳关,夜夜梅花三弄之诮。”(《律话》)。
五、《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是一首著名的大型琵琶曲,堪称曲中经典。乐曲内容的壮丽辉
煌,风格的雄伟惊奇,在古典音乐中是罕见的。此曲最早见于1818年出版的华秋萍《琵琶谱》,1895年出版的李芳园编订的《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谱》中将它改名为《淮阴平楚》。
3
乐曲是依据公元前202年楚、汉两军在垓下〔今安徽省灵壁县东南〕进展决战时,汉军设下十面埋伏的阵法,从而彻底击败楚军,迫使项羽自刎乌江这一历史事实加以集中概括谱写而成。垓下决战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知名的战役。琵琶曲
《十面埋伏》精彩地运用音乐手段表现了这场古代战斗的剧烈战况,向世人呈现了一幅生动感人的古战场画面。
六、《夕阳萧鼓》
这是一首抒情写意的文曲,旋律美丽流畅,在演奏中运用了各种琵琶技法。在曲式上,用扩展、收缩、局部增减和凹凸音区的变换等手法开放全曲。此曲流传甚广,是琵琶古曲中的代表作品之一。乐谱最早于1875年的抄本。
1925年前后,上海大同乐社依据此曲改编成丝竹乐曲
《春江花月夜》,它如同一幅长卷画面,把丰姿多彩的情景联合在一起,通过动与静、远与近、情与景的结合,使整个乐曲富有层次,高潮突出,音乐所表达的诗情画意引人入胜。
4
七、《渔樵问答》
《渔樵问答》是一首古琴曲。存谱最早见于明代萧鸾撰写的《杏庄太音续谱》〔1560年〕。萧鸾解题为:“古今兴废有假设反掌,青山绿水则固无恙。千载得失是非,尽付渔樵一话而已”。近代《琴学初津》说此曲:“曲意深长,神情潇洒,而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斧伐之丁丁,橹声之欸乃,隐隐现于指下,迨至问答之段,令人有山林之
想。”
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