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好词好句摘抄.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与地坛好词好句摘抄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所著的一部充满哲理与情感的散文作品。书中通过描写他与地坛的相遇,展现了他对生命、时间与命运的深刻思考。以下是书中的好词好句摘抄及解析:

一、好词及注释

1、荒芜:因无人管理田地杂草丛生,无人耕种。文中指地坛无人看管,一片杂草丛生的景象。

2、冷落:冷待,冷清,不热闹。形容地坛远离城市喧嚣,显得十分冷清。

3、历尽沧桑:形容饱经忧患,经历了许多变故。用来描述地坛历经四百多年的岁月,见证了无数的历史变迁。

4、剥蚀:剥脱而逐渐损坏,由于侵蚀而使裸露。如文中“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描绘出地坛的古老建筑在岁月侵蚀下逐渐破败的样子。

5、浮夸:虚浮的夸张。这里指古殿檐头的琉璃装饰,带有一种过于华丽、不实在的感觉。

6、失魂落魄: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写出了作者双腿残废后,精神上受到巨大打击,内心迷茫、不知所措的状态。

7、亘古不变:从古至今永远也不会改变。如“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强调了自然规律的永恒性。

8、阴凉:背阴而凉爽的。文中指园墙在阳光下斜切下的一片凉爽之地,是作者常去休憩、思考的地方。

9、蝉蜕:幼蝉化为成蝉时所脱下的皮,可入药,比喻从摆脱或脱离出来。既实指园中的蝉蜕,也象征着作者希望从痛苦的命运中解脱出来。

10、冗长:废话多、持续时间过长。这里可理解为作者在园中的思考有时会陷入漫长而无头绪的状态。

二、好句摘抄及解析

1.“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解析:作者将地坛拟人化,说它等待自己出生和遭遇不幸,仿佛地坛与自己有着某种宿命的联系。同时,描写地坛的破败与荒芜,以景衬情,烘托出作者当时绝望、孤寂的心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等句,化静为动,生动地表现出岁月的侵蚀。就像古人常以“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来表达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这里作者也通过地坛的变化,抒发了自己对命运无常的悲叹。

2.“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解析:沉静的光芒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让人的内心也趋于平静。在这种环境下,作者更容易感受到时间的流淌,进而思考生命的意义,审视自己的人生。这与古人“吾日三省吾身”的自我反思精神相似,在安静的环境中,更能洞察自我。

3.“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解析:这是作者对母亲的赞美。母亲一生经历诸多苦难,却有着坚强的意志,她对作者的爱默默无声,却又深沉厚重。随着时间的推移,作者对母亲的理解和感激之情愈发强烈。正如孟郊在《游子吟》中所写“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的爱如同春日暖阳,温暖着作者的一生。

4.“我什么都没有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放。”

解析:生活中有许多经历和情感,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只能藏在心底。这些事情或许包含着作者的痛苦、无奈或难以言说的秘密,它们成为了作者内心深处的一部分,如同珍藏的宝物,虽不能轻易示人,却也无法忘却。这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内心世界的守护。

5.“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解析:作者一直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忽略了母亲默默的陪伴和付出。此刻他才明白,母亲一直关注着他的行踪,在他走过的地方,都留下了母亲担忧和关爱的足迹。这让人联想到“儿行千里母担忧”的古语,深刻地表现出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6.“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

解析:宇宙充满着无尽的欲望和变化,它将世间万物的生灭转化为一场永恒的歌舞。而命运对于每个人来说,往往是不公平的,但人们又无法改变它。这体现了作者对命运的无奈和对宇宙规律的敬畏,如同苏轼在面对人生的种种挫折时,发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感慨,坦然接受命运的安排。

7.“死是一件无须乎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了的事,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解析:作者以一种豁达的心态看待死亡,认为死亡是生命的必然归宿,不必急于求成。把死亡比作“节日”,看似奇特,却反映出作者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即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就像节日一样不可避免,我们应该珍惜活着的时光。这与庄子在妻子去世时“鼓盆而歌”的豁达态度有相似之处,都是对生命和死亡的一种超脱看法。

8.“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解析:在喧嚣的城市中,地坛是一片宁静的净土,它为作者提供了一个逃避现实、思考人生的地方。作者觉得

文档评论(0)

九秋风露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持证人

专注文案个性定制,修改润色等,本人已有26年相关工作经验,具有扎实文案功底,可承接演讲稿、读后感、任务计划书、营销方案、施工方案等多方面的工作经验欢迎大家咨询。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07日上传了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