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经典常谈第一章好句好段摘抄.docx

朱自清经典常谈第一章好句好段摘抄.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朱自清经典常谈第一章好句好段摘抄

一、好句摘抄及注释

1、中国文字相传是黄帝的史官叫仓颉的造的。这仓颉据说有四只眼睛,他看见了地上的兽蹄儿鸟爪儿印着的痕迹,灵感涌上心头,便造起文字来。

注释:引用传说,讲述仓颉造字的起源,富有神话色彩,体现了古人对文字起源的浪漫想象。

2、所以他造字的时候,“天雨栗,鬼夜哭”。

注释:运用引用手法,通过天和鬼的反应,侧面烘托出文字诞生的伟大和神秘,暗示文字具有强大的力量。

3、我们知道,文字不断地在演变着;说是一人独创,是不可能的。

注释:点明文字演变的客观事实,否定了仓颉一人独创文字的说法,为后文阐述文字演变的过程做铺垫。

4、这时候抬出一个造字的圣人,实在是统一文字的预备工夫,好教人知道“一个”圣人造的字当然是该一致的。

注释:说明“仓颉造字说”在统一文字方面的作用,即通过树立一个权威的造字圣人,让人们对文字的规范和统一有更明确的认知。

5、始皇为了统一文字,教李斯作了《仓颉篇》七章,赵高作了《爱历篇》六章,胡母敬作了《博学篇》七章。

注释:记载了秦始皇统一文字的具体措施,即命令李斯、赵高、胡母敬等人编写字书,以规范文字的使用,这些字书成为当时统一文字的重要依据。

6、所收的都是名姓、器物、官名等日常用字,没有说解。

注释:介绍了上述字书的内容特点,主要收录日常用字,且没有对字进行解释说明,反映了当时字书的编纂目的主要是为了规范文字的字形和用法。

7、《仓颉》七章里大概保存着秦代的标准字,想来许是小篆。

注释:推测《仓颉篇》中保存的是秦代的标准字小篆,小篆是秦朝统一文字时推行的字体,体现了当时对文字规范化的重视。

8、汉字形体的演变,主要是简化,小篆变成隶书,更简化了。

注释:指出汉字形体演变的主要趋势是简化,以小篆到隶书的演变为例,说明汉字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朝着更简便易写的方向发展,这是为了适应人们日常书写和交流的需要。

9、隶书方折,篆书圆转,隶书是用方笔写的,篆书是用圆笔写的。

注释:对比了隶书和篆书在笔画形态上的区别,方折与圆转的不同特点,使读者对两种字体的书写风格有更清晰的认识,也反映了汉字在演变过程中书写方式的变化。

10、文字本是语言的记录。语言的声音,有些可以用文字写出,有些是写不出的。

注释:阐述了文字与语言的关系,强调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工具,但语言中存在一些声音无法用文字完全准确地记录下来,体现了文字在记录语言方面的局限性。

11、象形字本于图画,是照实物描绘的。

注释:解释了象形字的造字原理,即通过模仿实物的形状来创造文字,这是汉字最早的造字方法之一,反映了汉字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12、指事字是用抽象的符号来指示字义。

注释:说明了指事字的特点,与象形字不同,指事字是通过抽象的符号来表达字义,体现了古人在造字时思维的发展和抽象能力的提升。

13、会意字是会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来表示一个意义。

注释:解释会意字的造字方式,通过将不同的字组合在一起,让它们相互作用来表达新的意义,这种造字方法丰富了汉字的表意功能。

14、形声字是一半表形,一半表声。

注释:介绍形声字的结构特点,由表示意义范畴的形旁和表示声音类别的声旁组成,这种造字方法使汉字的数量大大增加,也提高了汉字记录语言的准确性和效率。

15、转注和假借是用字的方法,和造字的方法不同。

注释:区分了转注和假借与前四种造字方法的不同,转注和假借是在已有汉字的基础上,通过改变字的意义或用法来满足语言表达的需要,而不是创造新的字形。

二、好段摘抄及解析

1、原文:中国文字相传是黄帝的史官叫仓颉的造的。这仓颉据说有四只眼睛,他看见了地上的兽蹄儿鸟爪儿印着的痕迹,灵感涌上心头,便造起文字来。文字的作用太伟大了,太奇妙了,造字真是一件神圣的工作。但是文字可以增进人的能力,也可以增进人的巧诈。仓颉泄漏了天机,却将人教坏了。所以他造字的时候,“天雨栗,鬼夜哭”。人有了文字,会变机灵了,会争着去做那容易赚钱的商人,辛辛苦苦去种地的便少了。天怕人不够吃的,所以降下米来让他们存着救急。鬼也怕这些机灵人用文字来制他们,所以夜里嚎哭;文字原是有巫术的作用的。

解析:此段引用仓颉造字的传说,通过生动的描述,如“天雨栗,鬼夜哭”,增添了文字诞生的神秘色彩。同时,解释了传说背后的寓意,即文字既能增进人的能力,又可能引发人的巧诈,反映了古人对文字作用的复杂认知,既敬畏其伟大,又担忧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对事物两面性的思考。

2、原文:我们知道,文字不断地在演变着;说是一人独创,是不可能的。《荀子·解蔽篇》说,“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可见仓颉只是一个整理文字的人。文字的演变,大概可以分做三个时代,就是古文时代,篆书时代,和隶书时代。古文时代最长,从有史以前到秦朝统一文字,大约有三千年。

解析:首先否定了仓颉一人独创文字的说法,引

文档评论(0)

九秋风露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持证人

专注文案个性定制,修改润色等,本人已有26年相关工作经验,具有扎实文案功底,可承接演讲稿、读后感、任务计划书、营销方案、施工方案等多方面的工作经验欢迎大家咨询。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07日上传了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