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版)DB1304∕T 494-2024 异绿原酸盐和噬菌体裂解酶防治奶牛细菌性乳房炎技术规程.docxVIP

(高清版)DB1304∕T 494-2024 异绿原酸盐和噬菌体裂解酶防治奶牛细菌性乳房炎技术规程.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11.220B41

DB1304

邯郸市地方标准

DB1304/T494—2024

异绿原酸盐和噬菌体裂解酶

防治奶牛细菌性乳房炎技术规程

2024-11-10发布2024-12-01

2024-11-10发布

邯郸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1304/T494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河北工程大学提出并起草。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方方、石玉祥、张永英、杨硕、钟翠红、霍敏、赵云波、李中习、杨志安、乔海云、李丽花、崔濮凡、苏子轩、霍志闯、董润蕾、高佳鑫。

1

DB1304/T494—2024

异绿原酸盐和噬菌体裂解酶防治奶牛细菌性乳房炎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异绿原酸盐和噬菌体裂解酶防治奶牛细菌性乳房炎技术规程的术语和定义、奶牛乳房炎健康状况监控、奶牛养殖场优势病原菌的分离鉴定、预防、治疗及生物安全。

本文件适用于使用异绿原酸盐和噬菌体裂解酶防治奶牛细菌性乳房炎。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T14926.1实验动物沙门菌检测方法

GB/T14926.8实验动物支原体检测方法

GB/T14926.13实验动物肺炎克雷伯杆菌检测方法

GB/T14926.17实验动物绿脓杆菌检测方法

GB/T14926.47实验动物志贺菌检测方法

GB/T16568奶牛场卫生规范

GB/T18204.3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NY/T388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T541动物疫病实验室检验采样方法

NY/T555动物产品中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和大肠杆菌的检测方法

NY/T1948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通则

NY/T2962奶牛乳房炎乳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分离鉴定方法NY/T5049无公害食品奶牛饲养管理准则

DB13/T5583—2022噬菌体防控奶牛乳房炎技术规程

DB4106/T21—2020畜禽养殖场消毒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奶牛细菌性乳房炎

由一种或多种细菌感染引起奶牛的乳房炎症,主要表现为奶牛泌乳量下降、乳汁质量变差、乳房呈现不同程度红肿热痛等临床症状。

3.2噬菌体裂解酶悬液

2

DB1304/T4942024

是噬菌体裂解酶基因序列连接在PET28a表达载体,并转化到大肠杆菌内,进行大量表达的可溶性裂解酶蛋白溶液。

3.3异绿原酸盐

是一类二咖啡酰奎宁酸类化合物,经植物体内有氧呼吸过程中的莽草酸途径由咖啡酸与奎尼酸生成的缩酚酸,具有较强的抗炎、抑菌、抗氧化、抗病毒等多种生物活性。

4奶牛乳房炎健康状况监控

4.1临床检查

每天挤奶时,工作人员应检查奶牛乳房是否存在红、肿、热、痛等症状,观察产奶量变化和乳汁的颜色、性状,并进行详细的记录。

4.2实验室检查

按CMT法或体细胞计数仪法检测体细胞数。判定标准:每ml牛奶低于20万个细胞,为阴性;否则,为阳性。

5奶牛养殖场优势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5.1乳汁致病菌

采集疑似感染细菌性乳房炎的奶牛乳样,按照NY/T2962-2016、GB/T14926.13、GB/T14926.1、GB/T14926.8、GB/T14926.17、GB/T14926.47进行分离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沙门菌、支原体、绿脓杆菌、志贺菌;此外对其它疑似病原采用相应方法分离鉴定。

5.2养殖环境致病菌

参照GB/T18204.3标准,采集空气样品,按5.1致病菌分离鉴定方法进行乳房炎致病菌的分离鉴定。

6预防

6.1饲养管理

6.1.1工作人员管理

工作人员出入生产区、更衣和消毒应符合DB4106/T21—2020,工作服和胶鞋不应穿出场外。

6.1.2奶牛场环境卫生与消毒

牛舍和运动场空间应宽敞,保持阳光充足,通风应符合GB3095,及时清理粪污。牛床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业学习资料,专业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