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历史选修5北师大版第二节三星堆遗址的惊人发现一课一练
一、选择题
1.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重大考古发现之一”的三星堆遗址今年又有重要收获,引起世人极大关注。如图是出土于四川三星堆遗址的金面具,该面具是研究古蜀国文明的()
A.口述史料 B.实物史料 C.文献史料 D.影像史料
2.2021年,在四川三星堆遗址中发现了“鹗”形纹饰青铜尊,“鹗”是中国对猫头鹰一类鸟的总称,相隔1300多千米的殷墟也曾出土“妇好鹗尊”。此外,三星堆玉璋的外形和河南二里头玉璋极其类似,考古学家断定是从夏朝流传而来。以上考古发现再次实证了()
A.中国古人崇拜猫头鹰一类的鸟 B.三星堆青铜器和玉器均为礼器
C.古蜀文明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D.中华文明呈现多元一体的特点
3.沉睡3000年一醒惊天下。近年来,三星堆遗址考古有了重大发现,出土了黄金面属、青铜器、玉琮等大量文物。这些文物是中华文明多元-体发展模式的重要实物例证,有助于加深对成都平原与周边地区文化关系的认知。这说明考证历史真实性强有力的依据是()
A.考古发现 B.史料记载 C.文学作品 D.神话传说
4.2021年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新挖掘出土文物显示出了独特的古蜀文明,有人认为其来源于外来文明。但是,有专家经过研究发现该遗址的出土的文物与中原地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材料旨在说明()
A.强调古蜀文明的独特性 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性
C.文明的发展具有复杂性 D.中原文明明显领先性
5.2021年,四川三星堆遗址再次因出土的青铜神树、纵目青铜面具等独具地方特色的文物而引起广泛关注。该遗址其实也发现了如青铜尊、青铜鼎、玉璋、玉琮、玉壁等与黄河流域一致的文物,而浙江良诸遗址也曾出土了与之造型相似的玉琮。以上现象说明()
A.古蜀文化相对先进 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C.审美观念趋向同一 D.南北文化渐趋一致
二、材料分析题
6.我国考古学研究的社会价值包括探寻中华民族历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了考证“武王伐封”这一历史事件的年代,我们收集了以下史料:
①利簋——已发现的最早的西周青铜器之一,腹内铭文记述了周武王在牧野伐纣的过程。
②《尚书》——是一部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相传为孔子晚年整理而成,是儒家五经之一。
③《史记》——司马迁所著,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
——图片及材料的相关说明取自部编版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
材料二:一百多年来,“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这一观点已在科学界逐渐得到了认同。……北京人遗址的发现和相关考古研究,为合理解释人类的进化演变提供了充分的科学依据。
1929年,中国青年考古学家装文中发现了第一颗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
1936年,考古学家贾兰坡和队友们发现了4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北京人的挖掘工作被迫中断。
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发,1927—1937年发掘出土的全部中国猿人化石在战争中丢失。
1949年以后,中国的考古学家在政府的支持下开始对周口店遗址全面挖掘。
1966年,在周口店再次出土一件“北京人”头盖骨。
21世纪以来,考古工作者在周口店的发掘研究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整编自何成刚等主编《史学阅读与微课设计-中国古代史(上))
材料三:于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和国际话语权的增强,……考古学自有其得天独厚的特质,因此我们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比如在良渚古国、安阳殷墟、敦煌学等领域,……向国际社会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使各国加深对当今中国的认知和理解,营造良好国际舆论氛围。
——王学斌《以考古为依托涵育文化自信)
材料四:日前,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重要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个个考古发现,既展示着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也述说着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家国一体的形成发展过程。
——摘编自2021年4月2日人民日报《讲好文物故事,让考古更好走近大众》
(1)材料一中,哪项史料对考证“武王伐纣”这一历史事件所具备的价值最大?请简要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在“合理解释人类的进化演变”方面影响最大的生物学家及其著作。从北京人遗址的考古进程概括我国考古事业发展的特点
(3)请在材料三中选择划线部分的任意一项考古发现,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该考古发现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我国考古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7.中华文明源远流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石器时代晚期和商朝出土的石犁前后面平行,没有入土角,不便于拖曳和连续耕作。战国的铁犁铧刃部用铁,整个器身套在木犁头上使用,中间凸起的“脊”使犁成了真正的斜面体,增加了入土角,大大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