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社会心理学第二主题社会认知
1.我们是如何认识自己的?2.我们是如何认知他人的?3.我们是如何认识这个世界的?
思考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你手中拿着刚做好的陶艺花瓶,慢慢走着,突然有人撞到了你,踩到你的脚,你的花瓶也因此摔碎。想想你此时心情会怎么样?我估计你可能会非常生气,抱怨道“你这个人怎么这么莽撞,走路不长眼睛”。?当你抬头再仔细看的时候,发现他戴着墨镜,手中拿着拐杖,原来是一个盲人不小心撞到了你。此时你心情又会如何,我估计此刻至少不会像之前那么生气,甚至还会主动去关心下他。?思考:为什么同样一件事情,你前后看法会有如此大的差异?
社会知觉我们对各种社会性的人或事物形成的直接的整体印象。
谈谈你的第一印象当你进入到一个新的班级的时候,为了让你快速的记住和认识其他的同学,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方法?你知道这个方法是什么样的过程吗?当你在和一个陌生人接触的时候,你一般会通过怎样的方式来判断他是哪里的人?
小红想找一个伴侣,朋友问她对伴侣的要求,小红回答说“有感觉就行”。朋友继续问道“不行不行,这个没法办,说点具体要求吧”,小红说:“我希望男生身高比我高10cm,职业较为稳定,待人热情,细心认真,懂得照顾人”。“那有没有一些你不能接受的特征”朋友接着问。“我不接受对父母不好的人,也不希望他有不良的嗜好,自以为是、容易发怒”她回答到。?过了不久朋友真的给她介绍了两位男生,陈述各自的特征,那小红会对对方形成什么样的总体印象呢?
印象形成模式
印象形成模式费希本(Fishbein,1964)?人们的总印象形成,首先遵循加法模式。?一个人在肯定评价上的特征越多,强度越大,则给人的总体印象也越好,越易为人所接纳。加法模式
印象形成模式加法模式
印象形成模式平均模式安德森?人们在印象形成中,并不是将特质进行简单累加,而是将分值平均,根据平均值来形成总体印象。?计算方法?将所有特质分数相加,然后再加以平均。
印象形成模式平均模式
印象形成模式加权平均模式对人的总体印象,不是依据简单的平均结果。?(1)按在各个特质在总体评价中的重要性,确定出每一个特征的权数。?(2)再将权数与每一个特征自身的明显度相乘。?(3)计算的结果,正是权数与明显度相乘的积
印象形成模式加权平均模式
分类
有组织、有结构的认知现象,它包括对所认知物体的知识,有关该物体各种认知之间的关系及一些特殊的事例。包含了我们对许多人物、事件以及特定事件的知识。图示个人图式自我图式团体图式角色图式剧本
便利法则象征性法则基础比例信息锚定与调整法则社会认知法则
归因
归因-韦纳
归因-归因风格抑郁型的归因风格把消极的事件归于内部的、稳定的和整体的因素之上,把积极的事件归于外部的、不稳定和局部的因素之上,所以具有这些风格的人常常从消极的方面去解释生活和理解他人。乐观型风格的人把积极的事件归于内部、稳定、整体的因素,而把消极的事件归于外部的、不稳定和局部的因素上去。
归因-kelly三维归因在一次晚宴上,你的朋友小王点了一杯非常昂贵的香槟。问题1:他为什么会点昂贵的香槟呢?是因为喜欢昂贵美好的事物,还是某些外部刺激导致了这一行为?高低共识性(consensus)晚宴其他人都点了昂贵的香槟。晚宴其他人点了便宜的香槟。特殊性(distinctiveness)小王平时习惯买便宜的东西,比较节省。小王平时总喜欢买昂贵的东西。一贯性(consistency)小王以前也会在晚宴上点昂贵的香槟。小王以前极少在晚宴上点昂贵的香槟。
归因-kelly三维归因情境1:共识性高(宴会上其他人都点了昂贵的酒),特殊性高(小王平时习惯买便宜的东西,比较节省),一贯性高(小王以前极少在晚宴上点昂贵的香槟)→人们倾向于做外向归因,亦即问题出在刺激和情境(周围的人,酒宴环境等)上。
归因-kelly三维归因情境2:共识性低(晚宴其他人点了便宜的香槟),特殊性低(小王平时总喜欢买昂贵的东西),一贯性高(小王以前也会在晚宴上点昂贵的香槟)→人们倾向于做内向归因,亦即问题出在行为人(小王)身上。
归因-kelly三维归因情境3:一贯性低(反常行为),则不管共识性及特殊性是高或低,人们难以判断问题出在行为人还是刺激上,则倾向于做这二者以外的外向归因。例如:小王是不是中了彩票突然有钱了,或者人群中有他喜欢的人想借此炫耀等。这种事极少发生,所以小王(行为人)和周围的人(刺激)都没问题。
归因-kelly三维归因
寂寞焦虑生理疾病社会认知与健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