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2025届云南省昆明市高三三诊一模高考模拟考试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科目,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考古发现,距今约8000年的磁山文化迪址内有明显公共储粮性质的密集窖穴:距今约7000~5000年的仰韶文化开始出现具有私人性质的储粮窖穴;距今约4600~4000年的龙山文化发现了类似早期国家性质的专门储粮建筑。这一变化主要反映()
A.耕作技术变革提高了农业粮食产量
B.农业革命推动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C.社会分工的复杂化与权力集中趋势
D.私有财产观念从萌芽到深化的过程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概括可知:材料反映了从公共储粮到私人储粮,再到国家性质的储粮建筑的演进过程,这表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剩余产品,私有观念逐渐产生,并伴随着阶级分化,最终形成了早期国家性质的专门储粮建筑,成为财富的标志,即私有财产观念从萌芽到深化的过程,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粮食储存性质的变化,未涉及粮食产量的提高,排除A项;多元一体是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的融合或呈现统一性的趋势,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社会分工的发展趋势,无法得出社会分工朝着复杂化的发展趋势演进,排除C项。故选D项。
2.秦始皇多次下令迁移农民。公元前219年迁3万户至沿海琅琊台,免除徭役12年;公元前212年迁3万户至西北边陲,免除徭役10年;公元前211年迁3万户至北部边地,拜爵一级。此举意在()
A.缓解人地矛盾,缩小区域差异 B.瓦解六国残余,消除地方割据
C.实施奖励耕战,推动生产发展 D.强化边防体系,巩固统一局面
【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可见,秦始皇多次将农民迁移至沿海、西北边陲、北部边地等区域,沿海与边疆等地,战略位置重要,迁移农民能充实边疆人口,加强边防力量,从而强化边防体系、巩固统一局面,D项正确;人地矛盾在秦朝尚未成为全国性问题,且三次迁徙集中于边疆而非经济差异区域,未体现缩小区域差异的意图,排除A项;瓦解六国残余势力主要通过迁徙六国贵族至关中,题干中迁移对象为普通农民且迁往边疆,与地方割据无直接关联,排除B项;奖励耕战的核心是耕织与军功结合,而材料中仅北部边地迁徙涉及“拜爵一级”,三次迁徙的核心动机仍是戍边实防,并非系统性的耕战政策推行,排除C项。故选D项。
3.两汉皇室根据《春秋公羊传》“为人后者为之子”要求宗需入嗣者尊奉大宗,又据《春秋》“母以子贵”和孝治天下的传统,册封外祖、舅氏为列侯。东汉明帝甚至公开宣称“汉兴,舅氏之封侯,犹皇子之为王也。”这反映出当时()
A.经学礼法与政治需要相结合 B.外戚干政现象较为严重
C.尊奉大宗与顾念私亲相对立 D.儒家伦理观念逐渐淡化
【答案】A
【解析】材料中两汉皇室依据《春秋公羊传》“为人后者为之子”确立宗藩入嗣者的礼法身份,又以《春秋》“母以子贵”和孝治传统为依据册封外戚,这既符合经学典籍的礼法规范,又通过封赏外戚强化皇权统治,体现了经学理论与现实政治需求的结合,A项正确;材料仅提及册封外戚的制度依据,未涉及外戚干预朝政的具体史实,无法证明外戚干政的程度,排除B项;尊奉大宗与封赏外戚在材料中并行不悖,未体现两者对立,反而通过“母以子贵”将私亲纳入礼法框架,排除C项;材料中引用儒家经典和孝治传统,表明儒家伦理不仅未被淡化,反而成为政治运作的理论基础,排除D项。故选A项。
4.十六国史料所呈现的君主“史相”,有一种“模式化”的典型特征,可称为诞载之异与奇表之异。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神异与奇表几乎都能在历代华夏帝王的“神异库”中找到对应者。这一现象本质上反映了当时()
A.各民族首领强调本民族的独特性
B.少数民族开始出现华夏认同观念
C.民族政权进行华夏正统性符号化建构
D.游牧民族对中原政治传统的被动模仿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概括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少数民族君主通过模仿华夏帝王的神异叙事,如出生祥瑞、奇特相貌等,目的是建构自身政权的“华夏正统性”,以增强统治合法性,这是主动的政治文化行为,即进行华夏正统性符号化建构,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少数民族首领向汉族文化学习,而非强调本民族特性,排除A项;开始出现华夏认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届山东省大教育联盟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考前练习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山东省高三下学期新高考考前模拟卷(一)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下学期3月模拟考试(一模)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山东省聊城高三下学期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二)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高三下学期二轮模拟联考(一)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山东省名校大联考高三下学期4月联合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山东省平度市部分学生高三下学期4月调研检测(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冲刺预测(三月) 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冲刺预测(四月) 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云南省曲靖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云南省玉溪市高三下学期复习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浙江省北斗星盟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浙江省杭州市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三模)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浙江省嘉兴市高三下学期4月教学测试(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浙江省强基联盟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三模)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浙江省绍兴市高三下学期选考科目适应性考试(三模)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浙江省台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评估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浙江省新阵地教育联盟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 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最近下载
- 汽修公司汽车修理汽车保养突发环境应急预案.docx VIP
- 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VIP
- 全国预防接种技能竞赛理论训练题库及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212题).docx VIP
- 2025年(完整)人教精通版小学英语3-6年级单词词汇表 .pdf VIP
- 天翼云认证解决方案架构师考试题及答案(新版).doc VIP
- 港迪HF659系列变频器使用说明书V100(G20200812).pdf VIP
-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20页.doc VIP
- 《农业政策热点培训》课件.ppt VIP
- 申凌门机NSFC01-01A控制器操作手册.pdf
- 从大食物观角度出发的中国饲料粮供给安全问题探讨.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