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4年中考记叙文阅读二十讲
,第十三讲表现(写作)手法/
知识储备
表现手法,也叫写作方法,是指在文学创作中塑造形象、反生活、表达思想感情时所运用的各种具
体方法和技巧。
表现手法及作用
1.开门见山:文章开头就入正题,不拐弯抹角。
作用:切入点独特,视角新颖,总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或引出话题;交代要素,营造气氛,
奠定感情基调。
2.承上启下:用词语,句子或段落衔接过渡。
作用:结构严谨,浑然一体,前后呼应,转移话题,连接事件,转换场景,衔接紧密,上下连贯。
3.卒章显志:亦作“卒章见志”,在文章结尾时,用一两句话点明中心、主题的手法就叫卒章显志,也
叫“篇末点题”,“志”就是指文章的主题、中心。“卒”为完毕。
作用:增加文章的深刻性、感染力和结构美,有“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
4.伏笔、照应:
伏笔,就是上文看似无关紧要的事或者物,对下文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的某种提示或暗示。
埋下伏笔后,后边一定要有照应。
作用:交代含蓄,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不至于产生突兀怀疑之感。有助于全文达到结构严谨、情
节发展合理的效果。
照应,是文章前后内容上的关照呼应。
作用:①开头结尾照应:使文章结构完整,主旨突出,能更好地抒发感情,渲染气氛。
②正文与标题照应:把文章的思想精华醒目地揭示给读者,使读者清楚标题的意思。
③行文中前后照应:制造悬念,使情节发展具有吸引力和戏剧性,结构更紧凑,文脉更贯通。
5.悬念:设置悬念是在文章的某一部分设置一个疑问或矛盾冲突,以造成读者某种急切期待和热烈关
心的心理的一种写法。
作用:(1)使情环环相扣2()使文章情曲折生动3()激发读者阅读兴趣4()突出了文章主旨、
人物形象5()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
6.联想、想象:
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
新形象的过程。
作用:联想想象经常在一起使用,可以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形象更丰满、生动,增添文章的艺术表
现力。
7.象征: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
思想和情感。
作用:某些比较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象,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赋予文章
以深意,从而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
8.讽刺:通过夸张、嘲笑和讽刺等手法,揭示社会问题、人性弱点和荒诞的一面,以幽默和讽刺的方
式呈现。
作用:使读者对社会现象和人性进行反思,同时增加故事的娱乐性和趣味性。
9.铺垫:
在主要人物、事件高潮出现之前,对环境、情绪、气氛等所做的描写,借以造成一种“山雨欲来风满
楼”的艺术效果。
作用:它可以显示情发展的必然性,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可以制造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
和关注。
10.对比:把两种对应的事物对照比较,使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
作用: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
果和感染力。
11.抑扬:“扬。是指褒扬、抬高。“抑”,指按下、贬低。抑扬是一种人物描写技巧。想要达到对所
描写对象的褒扬,先指出其缺点或不足,从而使所描写对象的长处显得尤为突出。也可以相反来做。有先
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也叫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之分。
作用:使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
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可以使文章避免平铺直叙,在变化的反差中,突出事物,两相对照,形成起伏之势,
突出喜欢、赞扬或批评、讽刺的感,突出事物的特点,使形象更加鲜明。
12.托物言志:托物言志,也称寄意于物,“托”是假借,“志”是作者的志向、感,也就是作者借
用一个“物”将自己的理想、志向、感表达出来。
作用:表达作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
13.以小见大:文章作品中,通过小题材、小事件和细节来揭示重大主题、反映深广内容的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2025学年牛津译林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8知识点解析.pdf
- 2024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综合模拟测试卷(含答案).pdf
- Unit 5 Good manners【速记清单】(原卷版).pdf
- 百分数的意义读写及互化问题(讲义)-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易错专项练(含答案).pdf
- 百分数的应用(讲义)-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易错专项练(含答案).pdf
- 表达方式-2024年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项复习.pdf
- 补全短文12篇(专项训练)-2025外研版三年级英语下册专项复习(含答案).pdf
- 醇和酚-上海市高二化学考点归纳与测试(沪科版2020选择性选择性必修3)原卷版.pdf
- 醇和酚-上海市高二化学考点归纳与测试(沪科版选择性选择性必修3).pdf
- 词汇填空之语篇首字母填空训练(模拟15篇)解析版.pdf
- 第13章《内能》单元测试卷-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pdf
- 第13章内能(知识清单)-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pdf
- 第15章 电流和电路 专项突破(知识清单)-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pdf
- 第15章 电流和电路(章末检测)-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pdf
- 第17章 欧姆定律 专项突破(知识清单)-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pdf
- 第21章 信息的传递(双基过关考点突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原卷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