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模拟卷17(原卷+全解全释)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统编版).docxVIP

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模拟卷17(原卷+全解全释)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统编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2/NUMPAGES2

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模拟卷

(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测试范围:八年级下册第1~6单元。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20分)

1.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完成问题。(5分)

奥林匹克精神开始为渐趋平和而又充满自信的青少年所推崇。古文明的魅力,时有衰退,平和与自信正日益逐渐成为其有力的支撑。同时,它们也是那些即将在暴风骤雨中诞生的新生文明必不可少的支柱。然而,人类并非生而就平和自信。还在qiǎng褓中的婴儿,就已开始担惊受怕。恐惧伴随着他成长的各个阶段,并在他行将就木时,给他致命一击使其崩溃。恐惧是人类工作和休息的天敌,面对它,人类学会用勇气来针锋相对。有些人认为,勇气这一高贵美德只有在我们的祖先身上才能看到,他们因此非常尊重先人。在他们的想象中,勇气之花在我们当代人的手中早已残毁凋零了。但是如今,我们知道该在将来采取何种态度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并给加点字注音。(2分)

qiǎng()褓???????崩溃()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暴风骤雨”和“担惊受怕”都是并列短语

B.“魅力”“尊重”“天敌”词性相同

C.用音序查字法查“撑”,先查音序“C”,再查音节“cheng”。

D.“恐惧是人类工作和休息的天敌”句子主干是“恐惧是天敌”

(3)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1分)

2.名句名篇默写(10分)

阅读古诗文,灵动一颗心。走进古诗文,可欣赏陶渊明《桃花源记》中(1)“,

”的草色青青,落花纷飞;可品读李白《送友人》(2)“青山横北郭,”的青山与流水;行走在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的曲折小径,可品味(3)“,”的幽远与宁静;走进古诗文,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体味王勃(4)“,天涯若比邻”对友人虽隔千山犹在身边的真切宽慰;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体察杜甫(5)“,”由己及人的博大胸襟;走进古诗文,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感叹孟浩然借典故含蓄表达从政报国的深切愿望(6)“,”。阅读古诗文,不仅能让人陶醉于大自然而流连忘返,而且会令人精神丰盈,在感悟他人的艰辛与欢乐中,领略人间的真情大爱。

综合性学习·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5分)

【材料一】

老子曰:“上善若水。”“和”与“善”相辅相成。“善”是“和”的基础,是实现“人和”的道德支撑;“和”是“善”的结果与目的。中国人自古以来形成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世界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融汇进奔流不息的民族血液中,镌刻于家国万代的文化基因里,奠定了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精神基础。

【材料二】

600多年前,郑和受命出使西洋,足迹遍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明朝初期的中国,是综合国力位居世界前列的强国。但是,与地理大发现时期欧洲国家的殖民政策不同,郑和船队始终奉行“共享太平之福”的宗旨,尊重当地习惯,平等开展多边贸易,把中国在建筑、绘画、雕刻、服饰领域的精湛技术带入亚非国家,促进了中外文化的双向交流和共同进步。作为“和平使者”,郑和下西洋的“和平之旅”永载史册。

【材料三】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你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获得的主要信息。(2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鹏城九九李老头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虽枯木老朽,仍血气方刚,自嘲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也......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5月3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