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变式训练】 某河流上有一座水力发电站,每年六月份的发电量Y(单位:104kW·h)与该河上游在六月份的降雨量X(单位:mm)有关.据统计,当X=70时,Y=460;X每增加10,Y增加5.已知近20年X的值为140,110,160,70,200,160,140,160,220,200,110,160,160,200,140,110,160,220,140,160.降雨量/mm70110140160200220频率(1)完成下面的近20年六月份降雨量频率分布表; (2)假定今年六月份该河上游的降雨量与近20年六月份降雨量的分布规律相同,并将频率视为概率,求今年六月份该水力发电站的发电量低于490×104kW·h或超过530×104kW·h的概率.解:(1)在所给数据中,降雨量为110mm的有3个,为160mm的有7个,为200mm的有3个,故近20年六月份降雨量频率分布表如下.考点四互斥事件、对立事件的概率①求两人都破译不出密码的概率;②求至多一人破译出密码的概率.②事件“至多一人破译出密码”的对立事件为“两人都破译出密码”,“两人都破译出密码”的概率为答案:C【题后反思】求复杂的互斥事件的概率的方法(1)直接法:将所求事件的概率分解为一些彼此互斥的事件的概率的和,运用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计算. 提醒:(1)应用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一定要先确定各个事件是否彼此互斥,然后求出各事件发生的概率,再求和(或差).间接法体现了“正难则反”的思想方法.(2)应用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两个事件A,B的交事件A∩B的含义,准确求出其概率. 【变式训练】 1.某法院与某高中联合开展“立德树人,尚法远航”法律职业体验活动,其中甲、乙两位同学准备各自从立案庭、民事庭、刑事庭这3个庭室中选择1个进行跟班学习,则甲、乙两名同学不在同一个庭室的概率为()A.19B.13 2C. 3D.34答案:C答案:0.9⊙用“正难则反”的思想求对立事件的概率 [例3](1)现有5个不同编号的球,其中黑色球2个,白色球2个,红色球1个,若将其随机排成一列,则相同颜色的球不都相邻的概率是________.排队人数012345人及5人以上概率0.10.160.30.30.10.04(2)经统计,在某储蓄所一个营业窗口等候的人数及相应的概率如下:①至多2人排队等候的概率是多少?②至少3人排队等候的概率是多少? 解:记“无人排队等候”为事件A,“1人排队等候”为事件B,“2人排队等候”为事件C,“3人排队等候”为事件D,“4人排队等候”为事件E,“5人及5人以上排队等候”为事件F,则事件A,B,C,D,E,F互斥. ①记“至多2人排队等候”为事件G,则G=A∪B∪C,所以P(G)=P(A∪B∪C)=P(A)+P(B)+P(C)=0.1+0.16+0.3=0.56. ②记“至少3人排队等候”为事件H,则其对立事件为事件G,所以P(H)=1-P(G)=0.44. 【反思感悟】“正难则反”的思想是一种常见的数学思想,如反证法、补集的思想都是“正难则反”思想的体现.在解决问题时,如果从问题的正面入手比较复杂或不易解决,那么尝试采用“正难则反”思想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大降低题目的难度.在求对立事件的概率时,经常应用“正难则反”的思想,即若事件A与事件B互为对立事件,在求P(A)或P(B)时,利用公式P(A)=1-P(B)先求容易的一个,再求另一个.【高分训练】 1.(2024年湖北联考)某校举行数学竞赛校内选拔赛(满分100分),为了解本次选拔赛成绩的情况,随机抽取了100名参赛学生的成绩,并分成了五组:第一组[50,60),第二组[60,70),第三组[70,80),第四组[80,90),第五组[90,100].根据数据绘制成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已知第一、二组的频率之和为0.3,第一组和第五组的频率相同.(1)求频率分布直方图中a,b的值,并估计此次选拔赛的平均成绩(同一组数据用该组数据的中点值代替); (2)设“甲解出该题”为事件A,“乙解出该题”为事件B,“丙解出该题”为事件C,“甲、乙、丙3人中至少有1人解出该题”为事件D,2.一个盒子中装有12个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南方新课堂·高考总复习》数学 第八章 第二讲 用样本估计总体 .ppt
- 《南方新课堂·高考总复习》数学 第八章 第三讲 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 .ppt
- 《南方新课堂·高考总复习》数学 第八章 第一讲 随机抽样.ppt
- 《南方新课堂·高考总复习》数学 第二章 第二讲 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 .ppt
- 《南方新课堂·高考总复习》数学 第二章 第六讲 对数与对数函数 .ppt
- 《南方新课堂·高考总复习》数学 第二章 第一讲 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配套课件].ppt
- 《南方新课堂·高考总复习》数学 第九章 第八讲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配套课件].ppt
- 《南方新课堂·高考总复习》数学 第九章 第二讲 排列与组合[配套课件].ppt
- 《南方新课堂·高考总复习》数学 第九章 第七讲 条件概率、二项分布与正态分布[配套课件].ppt
- 《南方新课堂·高考总复习》数学 第九章 第三讲 二项式定理[配套课件].ppt
- 《南方新课堂·高考总复习》数学 第九章 第五讲 古典概型[配套课件].ppt
- 《南方新课堂·高考总复习》数学 第九章 第一讲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配套课件].ppt
- 《南方新课堂·高考总复习》数学 第九章 专题十 概率与统计的热点问题[配套课件].ppt
- 《南方新课堂·高考总复习》数学 第六章 第二讲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配套课件].ppt
- 《南方新课堂·高考总复习》数学 第六章 第六讲 空间坐标系与空间向量[配套课件].ppt
- 《南方新课堂·高考总复习》数学 第六章 第七讲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配套课件].ppt
- 《南方新课堂·高考总复习》数学 第六章 第三讲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配套课件].ppt
- 《南方新课堂·高考总复习》数学 第六章 第四讲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配套课件].ppt
- 《南方新课堂·高考总复习》数学 第六章 第五讲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配套课件].ppt
- 《南方新课堂·高考总复习》数学 第六章 第一讲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和直观图[配套课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