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卷】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高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高考前适应性练习暨2022级高三阶段性测试十六(5.14-5.16)历史.docx

【广西卷】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高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高考前适应性练习暨2022级高三阶段性测试十六(5.14-5.16)历史.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页共9页

秘密★启用前

柳州高中2022级高三(下)阶段性测试(十六)

历史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图1可用于说明

图1

郑州商城城市结构及周边文化遗址分布示意图

A.南北文化交往的密切性B.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

C.中原文化发展的连续性D.早期国家形成的必然性

2.下面是我国史籍中有关“侍中”的三则记载,这些记载可用于研究汉代

侍中,左蝉右貂,本秦丞相史,往来殿中,故谓之侍中。分掌乘舆服物,下至亵器虎子之属

《汉官仪》

侍中、左右曹、诸吏、散骑、中常侍,皆加官……侍中、中常侍得入禁中

《汉书》

侍中,古官也……汉因而不改,侍帷幄,受顾问,拾遗于左右,出则负玺以从

《太平御览》

A.中央集权的日益强化B.皇权与官僚运作的关系

C.宫廷内部的权力结构D.官员的礼仪规范与程序

3.角抵本为军队训练项目。唐代,角抵进入民间成为娱乐竞技项目,长安东西两市常设“角抵场”,

市民可报名挑战,胜者获“彩帛、银钱”奖励。《角力记》载,“市井小人,多于闲暇聚博戏、角力”,甚至出现女性角抵者。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尚武精神的强化B.城市经济的发展

C.社会阶层的流动D.女性地位的提高

4.《资治通鉴》有云:爱州将杨延艺养假子(非亲生)三千人。《新五代史》载:太祖所得骁勇之士,

第2页共9页

多养以为子,卒就霸业。“假子”制度在历朝历代皆有,五代十国时期最为突出,既有“以子为父”,亦有“反戈相向”,成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这可用于

A.说明宗族传承思想受到冲击B.揭示五代十国社会动荡根源

C.证明门阀士族社会基础牢固D.解释宋代理学形成历史背景

5.清代科举制度对考生的户籍有严格限制,顺治二年规定:“生童有籍贯假冒者,尽行褫革,仍将廪保惩黜;如祖父入籍在二十年以上,坟墓田宅俱有,方准入试。”这一规定

A.完善了科举考试程序B.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

C.适应了区域发展差异D.确保了官员选拔公平

6.《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发行后,“后党”“帝党”中均很少有人接受,光绪虽然大量采纳康有为的变法建议,却诏令禁毁这两部书,尽管康一再申辩,但光绪不为所动。据材料可知,光绪此举的目的是

A.自撰维新理论B.减轻变法阻力C.加强君主特权D.调和各派势力

7.1922年,控制北京政权的吴佩孚提出“和平统一”口号,对此,湖南军阀赵恒惕倡导实行“联省自治”,要求各省先实现“自治”,再通过“联省自治”来实现国家统一。这一主张获得了浙江、四川等十余省份军阀的纷纷响应。据此可知,“联省自治”

A.拥有广泛的社会群众基础B.沦为军阀维护利益的工具

C.提供了国家统一有效路径D.推动了各省民主政治建设

8.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革命符号“赤旗”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标识。1927年后,中国共产党以“红旗”取代“赤旗”,在“赤卫队”基础上组建“红军”,建立“红色政权”。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阶级成为中国革命的主力B.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革命

C.中国共产党注重舆论宣传工作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深入

9.1947年6月4日,中共中央下发《关于停止一切大规模破坏铁路的行动的指示》,过去需要破坏的铁路,现在一般地已无此种需要。“从现在起,除作战时因为战术上的某些需要仍可予以局部性的战术性的破坏外,一切大规模破坏铁路的行动应予停止”。这一变化

A.表明人民军队掌握战场主动权B.是维护统一战线的需要

C.为全国解放作了后勤运输准备D.是粉碎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half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201060146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