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成像系统概述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成像系统概述医学成像系统概述

主要内容X射线成像系统X-CT成像系统磁共振成像系统超声波成像系统放射性核素成像系统医学成像系统概述

投影X线成像系统X射线的发现使人们意识到了X射线在医学成像中的应用前景。在此后的几十年中,X射线摄影技术有了不小的发展,包括使用旋转阳极X射线管、影像增强管及采用运动断层摄影等。医学成像系统概述

投影X线成像系统X线产生1895,伦琴,1895年12月22日第一张X射线照片1896,英国,X线首次应用在医疗方面X线管的早期发展离子X线管:结构简单,效率低,无防护,曝光时间长电子X线管:1913-1928,钨灯丝X线管,滤线栅,钨酸镉荧光屏,双焦点X线管旋转阳极X线管X线设备相关技术近几十年的改进高千伏技术,荧光增强技术,高速增感屏,快速X线感光胶片,X线影像增强器等现代设备CR,DSA等X线设备目前存在问题X线产生效率低胶片对X线的敏感度不足医学成像系统概述

投影X线成像系统威廉·康拉德·伦琴

(1845~1923)

1895年11月8日晚意外发现。1895年12月22日

第一张X线照片医学成像系统概述

投影X线成像系统普通X光机X光片医学成像系统概述

投影X线成像系统由于常规的X射线成像技术是将人体三维结构投影到一个二维平面上,会产生图像重叠,造成读片困难。此外,投影X射线成像对软组织的分辨能力较差,使得它在临床中的应用也受到一定的限制。为了获得脏器的清晰图像,人们又设计了一些特殊的X射线成像装置。如X射线数字减影装置(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简称DSA)就是一个例子。医学成像系统概述

投影X线成像系统DSA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将X射线机对准人体的某一部位,并将X射线造影剂注入人体血管中。如果在注入造影剂的前后分别摄取这同一部位的X射线图像,然后再将这两幅图像相减,那么就可以消除图像中相同结构的部分,而突出注人造影剂的血管部分。DSA在临床中已成功地用于血管网络的功能检查。医学成像系统概述

投影X线成像系统DSA医学成像系统概述

投影X线成像系统手部DSA肺部DSA医学成像系统概述

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X-raycomputedtomography,简称X-CT),成功地解决了投影X射线成像中出现的影像重叠问题。1969设计成功,1972公诸于世。1917,奥地利,雷当,重建算法1963,美国,柯马克,论文1967-1970,英国,EMI公司,豪斯菲尔德,第一台CT,1971/9放置在伦敦医院1972,第一张CT照片,用于诊断妇女脑囊肿1974,美国,第一台全身CT研制成功1975,美国,第一台全身CT临床使用1985,螺旋CT用于临床1998,多层探测器系统得到应用1979,柯马克与豪斯菲尔德获得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中国:1983,颅脑CT一代1988,颅脑CT二代1990,全身CT三代医学成像系统概述

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主要技术:图像重建算法主要问题:成像速度医学成像系统概述

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中国东软双排螺旋CT医学成像系统概述

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CT影像医学成像系统概述

磁共振成像系统1945年美国学者Bloch和Purcell首先发现了核磁共振现象,从此产生了核磁共振谱学这门科学。它在广泛的学科领域中迅速发展成为对物质的最有效的非破坏性分析方法之一。核磁共振作为一种成像方法的应用是一个较新的发展。1973年P.C.Lauterbur第一个做出了仿真模块的二维核磁共振图像。之后又有人完成了对小物体成像。直至70年代后期,对人体的成像才获得成功。核磁共振成像系统也称为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简称MRI)系统。医学成像系统概述

磁共振成像系统磁共振成像的过程是将人体置人一强磁场中,如果同时对人体施加一个一定频率的交变射频场,那么被探查的质子就会产生共振,并向外辐射共振信号,在接受线圈中就会有感应电势产生。所接收到的信号经过计算机处理后,就可以得到清晰的人体断面图像。磁共振图像也是通过计算机处理后产生的图像。与CT不同的是,CT图中每个像素的数值代表的是人体组织中某一个体素对X线的衰减;而在磁共振图像中,每个像素的值代表的是从某个体素来的磁共振信号的强度,它与共振核子的密度有关。医学成像系统概述

磁共振成像系统医学成像系统概述

磁共振成像系统MRI开放式MRI医学成像系统概述

磁共振成像系统MRI影像医学成像系统概述

超声成像系统超声成像设备是目前医院中仅次于投影X射线机使用得最频繁的成像设备。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超声成像系统基本上都是采用脉冲回波方式成像(即B型超声显像仪)。超声成像的突出优点是对人体无损、无创、无电离辐射,同时又能提供人体

文档评论(0)

lifang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