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1415-2011 鱼类寄生虫性疫病诊断技术规程.docxVIP

DB13T 1415-2011 鱼类寄生虫性疫病诊断技术规程.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65.150B52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1415—2011

鱼类寄生虫性疫病诊断技术规程

Diagnosisprotocalforparasiteepidemicsoffish

2011-06-15发布2011-06-30实施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

DB13/T1415—20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水产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监测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志华、侯金良、李同庆、康辰香、孙伟彬、石洁卿、马瑞欣、邵铁凡、寇景莲。

DB13/T1415—2011

1

鱼类寄生虫性疫病诊断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鱼类寄生虫性疫病即小瓜虫病、刺激隐核虫病、粘孢子虫病、三代虫病、指环虫病的诊断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小瓜虫病、刺激隐核虫病、粘孢子虫病、三代虫病、指环虫病的诊断。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OIE《水生动物疾病诊断手册》

3通则

3.1材料和试剂

3.1.1材料

普通光学显微镜、双筒解剖镜、放大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手术刀、手术剪、解剖针、吸水纸、培养皿、滴管、解剖盘等。

3.1.2试剂

0.85%生理盐水、30‰人工配制海水、4%~5%和10%的福尔马林、70%酒精、硝酸银、甘油胶胨、肖氏液、聚乙烯醇。

配置试剂用水应符合GB/T6682的要求。

3.2采样量

用于检查诊断的鱼应有一定数量,检查时采集的样品至少5尾~10尾。也可按照OIE《水生动物疾病诊断手册》的采样方法进行采样,见附录A。

3.3样品及运输

用于实验室检查的病鱼应是活体,运输时应在采集的病鱼中加注原池水进行活体运输。每个容器只装运同一种病鱼送至实验室。运输过程中应采取充氧、降温等措施。

3.4病原体记数

按不同感染部位采集组织,进行观察。记录显微镜检查时的倍数和该倍数下的虫体数量。孢囊用数字说明,虫体数为同一玻片中3个视野的平均数。

DB13/T1415—2011

2

4小瓜虫病

4.1病原种类特征见附录B。

4.2现场样品目检

检查鱼体。病鱼体色发黑,消瘦,游动异常,体表或鳃上可见1mm左右的小白点,病情严重时,鱼体表伴大量粘液,用镊子刮下白点或粘液,放在解剖盘上,滴一滴生理盐水,静置1min~2min,在光亮的地方仔细观察,如果见到一个个白色小圆球在慢慢地游动,且大多数集中在水滴的边缘,根据上述的症状可以初步确诊。

4.3实验室检测及标本保存

4.3.1体表

用解剖刀刮取体表两侧粘液,置于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用镊子将组织粘液分散,盖上盖玻片,用拇指轻轻压片,在显微镜或解剖镜下检查。

4.3.2鳍

目检正常的鱼,剪下各鳍,置于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解剖镜下检查。

目检鱼体各鳍如有溃烂或白点,用镊子刮取溃烂或白点部位,置于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用盖玻片盖上轻压,解剖镜或显微镜下检查。

4.3.3鳃

用剪刀将左右两边的鳃完整地取出,放在培养皿里(要分开放置),并附上左右标记。剪取一小块鳃组织(应从每一边鳃的第一片鳃片接近两端的位置剪取),放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盖上盖玻片轻压,在解剖镜或显微镜下检查。

如鳃上肉眼可见白点或孢囊,则用镊子刮取白点或孢囊,或取整片鳃丝压片,显微镜下检查。

4.3.4虫体收集保存

见附录C。

4.4结果判定

目检症状结合镜下观察,40倍显微镜下平均每视野内小瓜虫计数达到10个及10个以上时,判定为小瓜虫病;小瓜虫计数不足10个时,判定为小瓜虫感染。

5刺激隐核虫病

5.1病原种类特征见附录B。

5.2现场样品目检

滴加试剂为30‰人工配制海水,其他步骤同4.2。

DB13/T1415—2011

3

5.3实验室检测及标本保存

诊断时滴加试剂为30‰人工配制海水,其他步骤同4.3。

5.4结果判定

目检症状结合镜下观察,40倍显微镜下平均每视野内刺激隐核虫计数达到10个及10个以上时,判定为刺激隐核虫病;刺激隐核虫计数不足10个时,判定为刺激隐核虫感染。

6粘孢子虫病

6.1病原种类特征见附录B。

6.2现场样品目检

粘孢子虫的多数种类,寄生

文档评论(0)

天使之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