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山西省晋中市祁县统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x

2024-2025学年山西省晋中市祁县统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卷第1页,共6页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性检测题(期中)

六年级语文

倾听与交流

习俗里的文明密码

①中国传统习俗是文明的活化石,藏着民族的生活哲思与精神密码。从春节的春联到清明的新柳,千年传承的仪式里,跃动着中国人对家族、自然与生活的深刻理解。

②家族是习俗的根基。除夕守岁时,长辈的红包传递“压祟”的祝福,晚辈的叩拜承载孝道的传承;清明扫墓,扫帚扫去碑前尘土,絮语诉说血脉牵念。这些仪式编织着伦理网络,让“家和万事兴”的信念融入骨血,使家族成为情感与文化的纽带。

③习俗是对生活的诗意作答。端午粽叶裹着驱邪的祈愿,雄黄酒勾勒洁净的向往;中秋圆月映照着“人长久”的期盼,月饼的圆形象征团圆的终极追求。古人将对丰收的渴望融入立春鞭春牛,把对健康的祝福编进端午五彩绳,让每个节气都成为与美好对话的契机。

④在自然面前,习俗是天人合一的注脚。春分祭日、秋分祭月,是对宇宙节律的敬畏;清明插柳、谷雨采茶,是顺时而动的智慧。龙舟划破端午的江面,既纪念屈原,也演绎人与自然的共生——敬畏自然、感恩馈赠,是刻进骨髓的生存哲学。

⑤这些传承千年的习俗,是流动的文化基因:春节团圆里有家国情怀,端午艾草里有医药智慧,中秋月光里有人天哲思。当母亲包粽子的手势、父亲讲述的祖先故事浮现眼前,便知传统从未远去。它是血脉里的文明密码,让每个中国人在时光中,都能寻到精神原乡。

1.根据听力材料,回顾传统习俗,选择正确寓意填空。

A.生活圆满B.福到了C.祈求健康长寿D.吉祥进福E.年年有余

①过春节要吃鱼()②元宵节吃汤圆()③建筑物上刻蝙蝠()④重阳节登高()⑤倒贴“福”字()

2.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旧的习俗丢失了、淡化了,而新的风俗自然诞生,你觉得传统习俗中,最不应该丢掉的习俗是什么?为什么?

二、积累与梳理

试卷第2页,共6页

请认真阅读“寄语”,按要求完成任务。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它能唤醒我们心中的美好:听,biānpào()

声声,是最隆重的“春节”来了,桌上摆着用榛(zhēngzhēn)子、栗子、蜜饯(jiànqián)等掺和成的杂拌儿,盘子里放着热腾腾的饺子……wànxiànggēngxīn();看,绵绵春雨里,多了份寂寞与qīliáng(),多了些许páihuái(),寒食节的清冷在rìmù()中呈现。

3.根据语境及所给拼音,写出正确的词语。

4.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5.迎福纳福家家有,“福”字意为:双手捧酒而浇于祭台上。下面哪个是“福”字?()

A.B.C.D.

6.新春佳节,浓浓的年味向我们迎面扑来,到处都是喜庆的人潮:品类齐全的超市里人头

..

攒动;花样繁多的游乐园中;通宵营业的电影院里;银装素裹的滑雪场

..

里。(写出与加点词语意思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

7.读课文,我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制作了“课文中的传统文化”展板,下面哪项能入选?()

A.老舍在《北京的春节》中,详细描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这几天,略写了初一、元宵节这几天,体现老北京人过春节的特点。

B.《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借牛郎、织女被银河相隔而不得相见的神话故事,展现了一种相思而不可得的愁绪。

C.《藏戏》一文围绕藏戏的主要特点,从藏戏的起源、面具、舞台形式、演出方式等方面对藏戏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略写了藏戏的传承方式。

D.《十五夜望月》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8.飞花令,忆诗文。

“飞花令”是古人行酒令时的一个文字游戏,得名于唐代诗人《寒食》中的名句“春城无处不飞花,。”校园里,同学们正在进行着以“山”字为主题的飞花令:“大漠沙如雪,。”“,烈火焚烧若等闲。”“,立根原在破岩中。”其中一个同学接不上令,摇了摇头,说:“,事非经过不知难。”一旁的同学脱口而出:“,”。(请再写出一句带有“山”的诗句)

试卷第3页,共6页

9.

文档评论(0)

百年树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一线工作者,省市一线名师,愿意分享优质资源给所有需要的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